无名氏《国风 · 齐风 · 卢令》翻译注释及赏析

古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国风 · 齐风 · 卢令》全文

国风 · 齐风 · 卢令无名氏

【原文】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国风 · 齐风 · 卢令简介

无名氏《国风 · 齐风 · 卢令》介绍

《国风·齐风·卢令》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毛诗序》说这首诗为刺齐襄公荒于政事而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全诗三章,每章二句,每章的第一句均以实写手法写犬,每章的第二句均以虚写手法写人,文字简练,形象生动。
无名氏国风 · 齐风 · 卢令注释

国风 · 齐风 · 卢令》注释

卢:黑毛猎犬。令令:即“铃铃”,猎犬颈下套环发出的响声。其人:指猎人。仁:仁慈和善。重(zhòng)环:大环套小环,又称子母环。鬈(quán):勇壮。一说发好貌。重鋂(méi):一个大环套两个小环。偲(cāi):多才多智。一说须多而美。
国风 · 齐风 · 卢令翻译

无名氏《国风 · 齐风 · 卢令》翻译

黑猎犬项上的铃声响个不停,那个猎人形象好又有好品行。黑猎犬的子母环呤呤响不停,那个猎人形象好又那样勇猛。黑猎犬的两个环呤呤响不停,那个猎人形象好又有好本领。
无名氏国风 · 齐风 · 卢令欣赏

国风 · 齐风 · 卢令》赏析

此诗意在描写打猎人的本领和美德。其人带着猎犬出猎,品德仁慈,卷发美髯,具有长者之相。作者是以羡慕的眼光,对猎人的外在英姿和内在美德进行夸赞。打猎是古代农牧社会习以为常的事。猎者除获得生活所需之物外,还有健身习武的好处。古人认为,国家要强盛,离不开文治武功。体魄强健,好勇善战,体现了国人的尚武精神。仁爱慈善,足智多谋,体现了国人的文明精神。因此,文武并崇,刚柔兼济,在古代形成一种风尚,一种共识。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人们往往把是否能文能武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出息的重要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以这种标准与眼光来衡量和观察各种人物,一旦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就倍加赞赏,此诗中的猎者就是其中一例。作者选取狩猎这一常见习俗,对猎人的善良、勇敢、能干和美姿进行赞誉,既是情理中事,又是诗人审美眼光独到之处。此诗采用了由犬及人、由实到虚的写法。全诗共三章,每章的第一句均以实写手法写犬;每章的第二句均以虚写手法写人。“即物指人,意态可掬”(陈震《读诗识小录》)。“令令”“重环”“重鋂”,是写犬,不仅描绘其貌,而且描摹其声。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黑犬在猎人跟前的受宠貌和兴奋貌,猎犬在跑动中套环发出的响声等等,这就从一个侧面烘托出狩猎时的气氛。未见其人,先闻其“卢令令”之声。后面才走出诗中的主人公。“美且仁”“美且鬈”“美且偲”,则是写人,在夸赞猎人英姿的同时,又夸赞猎人的善良、勇敢和才干。这样看来,诗中所赞美的猎人,是个文武双全、才貌出众的人物,以致引起旁观者(包括作者)的羡慕、敬仰和爱戴。从感情的角度看是真实的,从当时所崇尚的民风看,也是可信的。全诗仅二十四字,就勾勒出一个壮美、仁爱、勇武、多才的年青猎人带着心爱的猎犬打猎的情景,文字简练,形象生动。
国风 · 齐风 · 卢令评价

无名氏《国风 · 齐风 · 卢令》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此诗大意与《还》略同。”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词若叹美,意实讽刺,与《还》略同。”清代陈继揆《读诗臆补》:“诗三字句,赋物最工。如‘殷其雷’及‘卢令令’等句,使人如见如闻,千载以下读之,犹觉其容满目,其音满耳。”
国风 · 齐风 · 卢令》相关问答

国风 · 齐风 · 卢令 的作者是谁?

周 国风 · 齐风 · 卢令 的作者是 无名氏

古诗 国风 · 齐风 · 卢令 全文多少字?

古诗 国风 · 齐风 · 卢令 全文共24字。

卢令令下一句是什么?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出自哪首诗?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出自 周 无名氏《国风 · 齐风 · 卢令》。

无名氏的作品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