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手笔序丹台,不错褒扬最上才。凤阙几传为匠硕,
龙门曾用振风雷。钱郎未竭精华去,元白终存作者来。
两轴蚌胎骊颔耀,枉临禅室伴寒灰。
东海到来日,西山始布金。
构云天路上,标月夜湖心。
问偈逢樵客,忘机狎野禽。
寥寥尘想绝,相对坐柽阴。
上方长老已寻真,禅室空存锡杖新。
自是屋梁留夜月,可怜飘泊係留身。
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林间禅室春深雪,
潭上龙堂夜半云。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
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早夸剧饮无勍敌,晚觉安禅有宿因。
赫赫心光谁障碍,绵绵鼻息自轻匀。
蒲龛纸帐藏身稳,香碗灯笼作梦新。
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每上襄阳楼,遥望龙山树。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云对石上塔,风吹松下路。禅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儿童共戏谑,猿鸟相惊顾。南识桓公台,北望先贤墓。
世上人何在,时闻心不祝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曲径通禅室,藜床独著书。
玄心栖物外,高论接皇初。
雨过苔痕淡,窗虚梅影疏。
年年愁作客,为尔一停车。
文章惭肮脏,谈舌罢嶲永。
年来屏百事,但愿两耳静。
黄公安禅室,不觉在市井。
客来饱清风,可是徒造请。
牺尊与社樗,妄计幸不幸。
愿君妙观察,金门等云岭。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
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霭落潺湲。
山只啸聚荒禅室,象众低摧想法筵。
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名都标佛刹,梵构临河干。举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攒。
步登诸劫尽,忽造浮云端。当暑敞扃闼,却嫌絺绤寒。
禅房最高顶,静者殊闲安。疏雨向空城,数峰帘外盘。
午钟振衣坐,招我同一餐。真味杂饴露,众香唯茝兰。
晚来恣偃俯,茶果仍留欢。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胜。
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
宫相政多暇,行乐蹑岩磴。
发蒙涨为溪,幽致兹焉盛。
唐贤大历後,峭壁刻名姓。
我来一何暮,今秋始乘兴。
山势环有缺,山门壶引柄。
户挹清泚姿,颇惬幽闲性。
味将春茗宜,光与晓岚暝。
架竹落僧厨,远声入清磬。
何当宿禅室,欹枕终夜听。
饮多病骨换,照久尘襟逈。
销尽谪居愁,无心治归艇。
近地栖禅室,祗园草木薰。
鞋香花洞雨,衣润石阑云。
松吹和琴杂,茶烟到树分。
遥知道林辈,来此论玄文。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禅室从来尘外赏,
香台岂是世中情。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
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
笠重吴山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访禅室,宁惮路歧赊。
结茅次烟水,用以资啸傲。岂谓钓家流,忽同禅室号。
闲凭山叟占,晚有溪禽嫪。华屋莫相非,各随吾所好。
乞得禅房半日留,卧看岩雨泻清沟。
浮云岂是尘中物,又逐秋风天外游。
山头百尺井,有径看如失。
唯有参横时,山人起自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