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园下化丛林,堂上雷音振海音。
十六师兄同本愿,三千法界一慈心。
有时去作人间雨,无事不闻斋后禽。
怅望四年留五日,自知清浊易分襟。
偶到丛林访可休,南山依旧满晴楼。
垂钩漫有深潭兴,遍满乾坤是即收。
杨园骞绝岭,万象赴窥临。
坐久岚霏润,来时翠碧深。
莺花自佳处,鱼鼓亦丛林。
谁在飞埃外,芸芸付陆沈。
天台招提薮,我常避其尘。
夫岂无名缁,近腻终汗人。
衲子来西州,见之独情亲。
岂惟枌社意,亦喜丛林声。
钦公惜我去,索赠良殷勤。
子道我弗学,安能淑而身。
虽然第一义,儒释曾何分。
要踏石头路,须还铁脚根。
云水老身,丛林陈人。
发毛已雪,鼻气犹春。
平等应缘也心心佛佛,自然说法也刹刹尘尘。
回途复妙,弄假像真。
门巷萧条绝市声,吟肩终日耸崚嶒。
瘦如华表秋来鹤,贫似丛林旦过僧。
渴吻漫消茶一碗,枯肠不饱稻三升。
交游岂是相违意,四十无闻自可憎。
老不死,心未灰。
触著恶发,青天怒雷。
引得虎头燕颔,竞起丛林祸胎。
点著便领,何其俊领,
何其俊哉。
早岁识诸公,双眸四海空。
丛林今日异,风月往时同。
晚境无茆屋,秋江又钓篷。
毗耶大居士,游戏有神通。
能清谢脁思,暂下承明庐。远山新水下,寒皋微雨馀。
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笑指丛林上,闲云自卷舒。
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处贵有馀兴,伊周位不如。
额高眼深,该抹丛林。
人惊大胆,我自无心。
默转机梭路,谁投钵水针。
觌面相呈了也,抬头何处相寻。
层崖压西城,半空矗孤峭。
何人结斯宇,想见胸次妙。
丛林开蒙密,江山得枢要。
拂拂幽草香,啧啧群鸟叫。
我作谢公屐,来学阮生啸。
披襟待凉吹,停杯延落照。
永嗟区中人,嗜慾昏九竅。
谁赋招隐辞,此病政难疗。
我亦裹青衫,挽首入选调。
平昔志万里,自省成大笑。
才术幸无龋曷不返耕钓。
雄飞或有时,一拜蒲车诏。
扶持临济正法眼,出手还它勇毅人。
利物应机全体用,丛林又见一番新。
两眼深秀,双眉下垂。
面目严冷,身心古锥。
云水盘游,寻常梦於行脚;丛林寂默,
三十年之住持。穷河汉於崑崙之椒,
渊源亲到。拈斗杓於混沌之外,
佛祖犹疑。双通不倦,
施设随宜。向道刹尘机用稳,
却嫌石火电光迟。
老觉雪入鬓,净若秋摩心。
寒枯坐曲木,缄默饱丛林。
气韵寥寥兮风清山瘠,性灵湛湛兮月落潭深。
天庭宽而祖宗光,地阁阔而儿孙昌。
中间鼻孔自家底,出气通快浑不妨。
坤六短,乾三长。
饱丛林汉休雌黄,今年蚕食两叶桑。
万卷藏书抵万金,翛然轩宇绝尘侵。
顺时不作荣枯想,适意元无胜负心。
蒲石疏帘真道院,柏香净几小丛林。
四时剩有閒风月,醒裹寻题醉裹吟。
荒刹虚亭古墓平,幽闲地上一僧行。
初疑废井人烟绝,又见丛林佛火生。
夹道白杨翁仲影,绕篱红杏子规声。
芳魂艳魄增惆怅,日拥沙堆半过城。
笑傲丛林落托仙,閒心不缚十方禅。
野狐岂是藏身处,水牯真成豁鼻穿。
妙出名象,非心非相。
混融古今,是相是心。
发白晓霜厚,眼寒秋水深。
寄语山形拄杖子,大家相伴做丛林。
丛林虚得誉,无一补宗门。
有误王臣鉴,徒沾圣主恩。
岂堪持鈯斧,只合傍云根。
默感始终惠,此生难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