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董针姑作心间事,
肠断时,
醉墨写乌丝。
千金字,
织锦词。
绣针儿,
不比莺儿燕子。
相思病,
万种情,
几度海山盟。
谁薄幸?
谁至诚?
更能行,
到底如何离影?
情如醉,
闷似痴,
春瘦怯春衣。
添憔悴,
废寝食。
减腰肢,
怎脱厌厌病体?
千金字,
万古心,
翻作断肠吟。
恩情厚,
怨恨深。
不知音,
谁会重拈绣针?
绛蜡残半明不灭寒灰看时看节落,
沉烟烬细里末里微分间即里渐里消。
碧纱窗外风弄雨昔留昔零打芭蕉,
恼碎芳心近砌下啾啾唧唧寒蛩闹,
惊回幽梦丁丁当当檐间铁马敲。
半欹单枕乞留乞良捱彻今宵,
只被这一弄儿凄凉断送的愁人登时间病了。
但喜暑随三伏去,
不知秋送二毛来。
更无别计相宽慰,
故遣阳关劝一杯。
槐柳未知秋,
依依馆驿头。
客心俱念远,
时雨自相留。
浪没货鱼市,
帆高卖酒楼。
夜来思展转,
故里在南州。
身为百里长,
家宠五诸侯。
含笑听猿狖,
摇鞭望斗牛。
梅花堪比雪,
芳草不知秋。
别后南风起,
相思梦岭头。
帝圃疏金阙,
仙台驻玉銮。
野分鸣鸑岫,
路接宝鸡坛。
林树千霜积,
山宫四序寒。
蝉急知秋早,
莺疏觉夏阑。
怡神紫气外,
凝睇白云端。
舜海词波发,
空惊游圣难。
披风听鸟长河路,
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
那及春朝携手度。
槁项诗余瘦,
愁肠酒后柔。
晚凉团扇欲知秋。
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
鹤警人初静,
虫吟夜更幽。
佳辰只合算花筹。
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凉夜竹堂空,
小睡匆匆醒。
庭院无人月上阶,
满地栏干影。
何处最知秋,
风在梧桐井。
夜半骖鸾弄玉笙,
露湿衣裳冷。
昨见春条绿,
那知秋叶黄。
蝉声犹未断,
寒雁已成行。
金谷园中柳,
春来已舞腰。
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何处堪愁思,
花间长乐宫。
君王不重客,
泣泪向春风。
落日事搴陟,
西南投一峰。
诚知秋水浅,
但怯无人踪。
大暑运金气,
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
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
闭关人事休。
老夫转不乐,
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
空床难暗投。
炎宵恶明烛,
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
执热露白头。
束带负芒刺,
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
会子临江楼。
载闻大易义,
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
检身非苟求。
皇皇使臣体,
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
汉苑归骅骝。
短章达我心,
理为识者筹。
梧桐叶上三更雨。
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
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
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
为道别来心与绪。
残莺何事不知秋,
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
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
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
露华凄冷蓼花愁。
服药备江瘴,
四年方一疠。
岂是药无功,
伊予久留滞。
滞留人固薄,
瘴久药难制。
去日良已甘,
归途奈无际。
弃置何所任,
郑公怜我病。
三十九万钱,
资予养顽暝。
身贱杀何益,
恩深报难罄。
公其万千年,
世有天之郑。
忆作孩稚初,
健羡成人列。
倦学厌日长,
嬉游念佳节。
今来渐讳年,
顿与前心别。
白日速如飞,
佳晨亦骚屑。
昔在痛饮场,
憎人病辞醉。
病来身怕酒,
始悟他人意。
怕酒岂不闲,
悲无少年气。
传语少年儿,
杯盘莫回避。
忆初头始白,
昼夜惊一缕。
渐及鬓与须,
多来不能数。
壮年等闲过,
过壮年已五。
华发不再青,
劳生竟何补。
在家非不病,
有病心亦安。
起居甥侄扶,
药饵兄嫂看。
今病兄远路,
道遥书信难。
寄言娇小弟,
莫作官家官。
燕巢官舍内,
我尔俱为客。
岁晚我独留,
秋深尔安适。
风高翅羽垂,
路远烟波隔。
去去玉山岑,
人间网罗窄。
檐宇夜来旷,
暗知秋已生。
卧悲衾簟冷,
病觉支体轻。
炎昏岂不倦,
时去聊自惊。
浩叹终一夕,
空堂天欲明。
秋依静处多,
况乃凌晨趣。
深竹蝉昼风,
翠茸衫晓露。
庭莎病看长,
林果闲知数。
何以强健时,
公门日劳骛。
朝结故乡念,
暮作空堂寝。
梦别泪亦流,
啼痕暗横枕。
昔愁凭酒遣,
今病安能饮。
落尽秋槿花,
离人病犹甚。
淮阴日落上南楼,
乔木荒城古渡头。
浦外野风初入户,
窗中海月早知秋。
沧波一望通千里,
画角三声起百忧。
伫立分宵绝来客,
烦君步屐忽相求。
悲猿何处发,
郢路第三声。
远客知秋暮,
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众木,
噭噭入孤城。
坐觉盈心耳,
翛然适楚情。
天台狂客。
醉里不知秋鬓白。
应接风光。
忆在江亭醉几场。
吴姬劝酒。
唱得廉颇能饭否。
西雨东晴。
人道无情又有情。
春女颜如玉,
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
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
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
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
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
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
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
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
玉楼妆粉红。
纤腰弄明月,
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
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
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
胡为闺阁重。
但看楚王墓,
唯有数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