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仕在关东,
林居思不穷。
朝衣挂壁上,
厩马放田中。
隅坐唯禅子,
随行只药童。
砌莎留宿露,
庭竹出清风。
浓翠生苔点,
辛香发桂丛。
莲池伊水入,
石径远山通。
愚者心还静,
高人迹自同。
无能相近住,
终日羡邻翁。
骏马事轻车,
军行万里沙。
胡山通嗢落,
汉节绕浑邪。
桂满天西月,
芦吹塞北笳。
别离俱报主,
路极不为赊。
非岳不言岳,
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
几处满前轩。
秀作神仙宅,
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
一柱表吴门。
静得八公侣,
雄临九子尊。
对犹青熨眼,
到必冷凝魂。
势受重湖让,
形难七泽吞。
黑岩藏昼电,
紫雾泛朝暾。
莲堕宁唯华,
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发罅,
飞瀑远成痕。
叠见云容衬,
棱收雪气昏。
裁诗曾困谢,
作赋偶无孙。
流碍星光撇,
惊冲雁阵翻。
峰奇寒倚剑,
泉曲旋如盆。
草短分雏雉,
林明露掷猿。
秋枫红叶散,
春石谷雷奔。
月好虎溪路,
烟深栗里源。
醉吟长易醒,
梦去亦销烦。
有觉南方重,
无疑厚地掀。
轻扬闻旧俗,
端用镇元元。
爱树满西津,
津亭堕泪频。
素车应度洛,
珠履更归秦。
水接三湘暮,
山通五岭春。
伤离与怀旧,
明日白头人。
探秘孰云远,
忘怀复尔同。
日寻高深意,
宛是神仙中。
跻险构灵室,
诡制非人功。
潜洞黝无底,
殊庭忽似梦。
岂如武安凿,
自若茅山通。
造物良有寄,
嬉游乃惬衷。
犹希咽玉液,
从此升云空。
咄咄共携手,
泠然且驭风。
六合纡玄览,
重轩启上清。
石林飞栋出,
霞顶泰阶平。
拂曙銮舆上,
晞阳瑞雪晴。
翠微回日驭,
丹巘驻天行。
御气升银汉,
垂衣俯锦城。
山通玉苑迥,
河抱紫关明。
感物乾文动,
凝神道化成。
周王陟乔岳,
列辟让英声。
学凤年犹小,
乘龙日尚赊。
初封千户邑,
忽驾五云车。
地接金人岸,
山通玉女家。
秋风何太早,
吹落禁园花。
何事成迁客,
思归不见乡。
游吴经万里,
吊屈过三湘。
水与荆巫接,
山通鄢郢长。
名嗟黄绶系,
才是白眉良。
独结南枝恨,
应思北雁行。
忧来沽楚酒,
玄鬓莫凝霜。
地尽天水合,
朝及洞庭湖。
初日当中涌,
莫辨东西隅。
晶耀目何在,
滢荧心欲无。
灵光晏海若,
游气耿天吴。
张乐轩皇至,
征苗夏禹徂。
楚臣悲落叶,
尧女泣苍梧。
野积九江润,
山通五岳图。
风恬鱼自跃,
云夕雁相呼。
独此临泛漾,
浩将人代殊。
永言洗氛浊,
卒岁为清娱。
要使功成退,
徒劳越大夫。
南北东西去,
茫茫万古尘。
关河无尽处,
风雪有行人。
险极山通蜀,
平多地入秦。
营营名利者,
来往岂辞频。
西山通虎穴,
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
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
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
归船雨打篷。
入谷逢雨花,
香绿引幽步。
招提饶泉石,
万转同一趣。
向背森碧峰,
浅深罗古树。
尧皇未登极,
此地曾隐雾。
秘谶得神谋,
因高思虎踞。
太阳忽临照,
物象俄光煦。
梵王宫始开,
长者金先布。
白水入禅境,
砀山通觉路。
往往无心云,
犹起潜龙处。
仍闻七祖后,
佛子继调御。
溪鸟投慧灯,
山蝉饱甘露。
不作解缨客,
宁知舍筏喻。
身世已悟空,
归途复何去。
西京无暑气,
夏景似清秋。
天府来相辟,
高人去自由。
江山通蜀国,
日月近神州。
若共将军语,
河兰地未收。
飞盖回兰坂,
宸襟伫柏梁。
别馆分泾渭,
归路指衡漳。
关山通曙色,
林籞遍春光。
帝念纡千里,
词波照五潢。
故友汉中尉,
请为西蜀吟。
人家多种橘,
风土爱弹琴。
水向昆明阔,
山通大夏深。
理闲无别事,
时寄一登临。
九陌宅重重,
何门怜此翁。
荒庭唯菊茂,
幽径与山通。
落叶带衣上,
闲云来酒中。
此心谁得见,
林下鹿应同。
先忆花时节,
家山听更归。
爱诗看古集,
忆酒典寒衣。
睡少身还健,
愁多食不肥。
自怜疏懒性,
无事出门稀。
何事成迁客,
思归不见乡。
游吴经万里,
吊屈向三湘。
水与荆巫接,
山通鄢郢长。
名羞黄绶系,
身是白眉郎。
独结南枝恨,
应思北雁行。
忧来沽楚酒,
老鬓莫凝霜。
太室三招提,
其趣皆不同。
不同非一趣,
况是天游宫。
双岭前夹门,
阁道复横空。
宝坊若花积,
宛转不可穷。
流泉自成池,
清松信饶风。
秋晏景气迥,
皛明丹素功。
将近隐者邻,
远与西山通。
大师假惠照,
念以息微躬。
记得金銮同唱第,
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岐路,
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
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
红树远连霞。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归风。
探奇不觉远,
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
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
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
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
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
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
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
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
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
花红复来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