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大骂武则天却受武则天赏析,有一首诗人人皆知!

诗人简介

此人大骂武则天却受武则天赏析,有一首诗人人皆知!

今天秋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骆宾王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通的狼山,高不过百米,却远近闻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仙人”骆宾王长眠于此。骆宾王,浙江义乌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一。他出身寒门,七岁能赋诗,善属文。传七岁时著有《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时人以“神童”冠之。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其父死后骆宾王先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寞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高宗永徽年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王府录事,道王令其自述才能,他为人低调,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寄情山水,潜心诗作。后被推荐为御史台御史郎,因多次上书议论朝廷,被捕入狱,写有《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情高洁,谁为表余心?”次年大赦出狱后曾北游幽燕,再度投身戎幕。出任临海(浙江天台)县丞,世称骆临海。后弃官游广陵(扬州),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讨武曌檄》684年,唐高宗李治逝世不久,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更立豫王李旦为睿宗,蓄意改唐为周。是年九月,徐敬业据扬州起兵反武,骆宾王为徐府属,起草著名的《讨武曌檄》。骆宾王以慷慨激昂之势,历数武则天的种种“失德”和“无道”行为,指责她“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檄文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结尾大气磅礴,戛然而止,感召之音,久久不绝。

《新唐书》记载,武则天读到这篇檄文时只是笑,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大惊失色:“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武则天被骂而不以为忤,反而指责宰相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骆宾王以这篇檄文名动天下,尽显“笔阵横扫千人军”的文采风流。兵败逃亡684年,徐敬业自称匡复府大将军,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理由起兵,部队很快增至十余万人。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武则天派遣李孝逸统兵三十万人征讨,徐敬业先南渡长江攻陷润州,再北向与李孝逸战于高邮。徐初战获胜,但久战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败敬业军,敬业逃往润州,为部下所杀,骆宾王下落不明。

骆宾王《易水送别》图其实,骆宾王讨武兵败后,仓促焚毁了书札文件,与徐敬业之子徐絅逃出,在江都偷渡,怆惶逃往海陵(今泰州,当时含古通州),准备乘上扁舟,顺流东下,转道通州,外投高丽。谁知,遭遇大风,木船无法东行,将士哗变,众人跳水逃生,有的侥幸活了下来,有的则葬身鱼腹。骆宾王亡命于“邗自白水荡”(今江苏启东吕四一带);而追兵将领怕承担对朝廷重犯追捕不力的罪名,杀了与他们相貌相似的两个人交差,骆宾王遂得以隐名活了下来。对骆宾王遁迹吕四白水荡的过程在《通州直隶州志》“杂录”中有着更加详细的记载。“唐骆宾王,义乌人,武后时,除临海丞,怏怏不得志,徐敬业举兵(684年),署为府属,传檄斥后罪,业败,匿邗,之白水荡,即今之吕四场也,捕者求之不获,遂客死海上……”骆宾王在白水荡为防官兵追剿改姓陆,并隐匿在海神庙中。传说当时武后的密探,在海陵东部海上的白水荡发现了一个貌似骆宾王的和尚,搜之未得。武则天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下令增加兵丁到白水荡一带日夜搜寻,并降旨:凡来往船只均要在桅杆上悬挂一盏桅灯。当时老百姓不明武后本意,误当是天后娘娘赐灯与民同乐呢。隐居通州骆宾王逃到白水荡这一年,白水荡一带江淹海坍,数百盐丁葬身鱼腹。如此天灾人祸,当地渔霸勾结官府,依旧横征暴敛。乡间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当时众推八旬老人张久之等上疏通州府衙,请求豁免坍粮,赈济灾民,竞被诬为惑众谋反而捕拿受刑。此事传开,民怨鼎沸。骆宾王趁机煽风点火,暗中联络李絅并相约于中秋之夜挂灯为号,聚集芦荡,再树反武义旗。不料此事被徐絅之侄徐顺告密。八月十五日晚三更时分,月朗星稀,南部沙洲首先锣声四起,挂灯之杆相继竖起,百姓手执渔叉、短棍云集滩涂。但因官兵早有防备,大家误入圈套,死伤者无数。起义失败,骆宾王身份暴露,处境越发艰难。次年秋遁迹通州。

从此骆宾王在通州隐居下来,通州也成了骆宾王的第二故乡。在骆宾王的《畴昔篇》有“南亩东皋事耕凿”句,这里“南亩”指家住址南边有农田,“东皋”是今如皋。事耕凿,意思是684年因事逃亡隐居后在今如皋务农。唐中宗李显复位后骆宾王归诚入朝,9年后,告老回家在南通安度晚年,此时他已是儿孙满堂。骆宾王墓骆宾王死后,李絅给他买棺材安葬。对于此事《通州直隶州志》有记载“李絅,字尚庵,其先徐姓……赐国姓,父敬业袭爵,武氏之乱,兵起扬州,絅偕骆宾王,霄遁海上……子孙仍赐李姓,隶海门。宾王死,絅实葬之。”骆宾王的墓庐直到明代末才被偶然发现而露出冰山一角。据明朱国桢在《涌幢小品》卷六《骆宾王冢》记载,明正德九年,有一个曹姓农民在海门黄泥口挖池塘,发现一墓,题名唐骆宾王之墓。

骆宾王墓直到清代乾隆十三年,闽处士刘名芳定居通州军山后,他着手开始编撰五山志,四处搜奇猎艳时听闻此事,亲到黄泥口实地考察。“访得之:一抔残土,半浸水中,掘地得断石‘唐骆’二字,唐字未损,骆字蚀其下半矣”。由此,他出面联系将骆宾王的遗骸移葬狼山。一代文雄,从此长眠狼山。今南通狼山南麓有骆宾王之墓,墓两侧有对联:“碑掘黄泥五山片壤栖,笔传青史一檄千秋著”,对这位和南通有着不解之缘的文人给予高度评价,其永为后世所景仰,亦为秀美狼山平添几分光彩。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此人大骂武则天却受武则天赏析,有一首诗人人皆知!相关内容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