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 · 密州上元》翻译注释及赏析

古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蝶恋花 · 密州上元》全文

蝶恋花 · 密州上元苏轼

【原文】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 · 密州上元简介

苏轼《蝶恋花 · 密州上元》介绍

此词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词人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苏轼蝶恋花 · 密州上元注释

蝶恋花 · 密州上元》注释

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因有观灯之风俗,亦称“灯节”。钱塘:此处代指杭州城。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处指元宵节。“照见”句:形容杭州城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帐:此处指富贵人家元宵节时在堂前悬挂的帏帐。香吐麝:意谓富贵人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麝香气。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更无”句: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唐人苏味道《上元》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山城:此处指密州。“击鼓”句:形容密州的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的元宵节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稷时才有鼓箫乐曲。社:农村节日祭祀活动。《周礼》:“凡国祈年于田租,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农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昏昏”句:意谓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没有,只有云垂旷野,意浓浓。垂,靠近。
蝶恋花 · 密州上元翻译

苏轼《蝶恋花 · 密州上元》翻译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蝶恋花 · 密州上元》相关问答

蝶恋花 · 密州上元 的作者是谁?

宋 蝶恋花 · 密州上元 的作者是 苏轼

古诗 蝶恋花 · 密州上元 全文多少字?

古诗 蝶恋花 · 密州上元 全文共60字。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下一句是什么?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出自哪首诗?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 出自 宋 苏轼《蝶恋花 · 密州上元》。

苏轼的作品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