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
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
强欢讴。
被人_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
却与人间快活休。
几许伤春春复暮。
杨柳清阴,
偏碍游丝度。
天际小山桃叶步。
白头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
帘影灯昏,
心寄胡琴语。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
茅斋无客至。
冰砚冻寒泚。
南枝喜入新诗里。
恼人频嚼蕊。
因思去腊江头醉。
倚动客兴伤春意。
经年自叹人如寄。
光阴如捻指。
光阴如捻指。
玉林照坐。
簌簌花微堕。
春院静,
烟扉锁。
黛轻妆未试,
红淡唇微破。
清瘦也,
算应都是风流过。
把盏对横枝,
尚忆年时个。
人不见,
愁无那。
绕林霜掠袂,
嚼蕊香黏唾。
清梦断,
更随月色禁持我。
且说罗浮,
自从石洞,
水帘以还。
是向时景泰,
初来卓锡,
旧家勾漏,
曾此修丹。
药院空存,
铁桥如故,
上更有朱仙朝斗坛。
飞云顶,
在石桥高处,
杳霭之间。
山前。
拾得清闲。
也分我烟霞数亩宽。
自竹桥人去,
青莲馥郁,
柴门闭了,
绿柳回环。
白酒初_,
清风徐至,
有桃李时新饤几盘。
仙家好,
这许多快活,
做甚时官。
斜日封残雪。
记别时、檀槽按舞,
霓裳初彻。
唱煞阳关留不住,
桃花面皮似热。
渐点点、珍珠承睫。
门外潮平风席正,
指佳期、共约花同折。
情未忍,
带双结。
钗金未断肠先结。
下扁舟、更有暮山千叠。
别后武陵无好梦,
春山子规更切。
但孤坐、一帘明月。
蚕共茧、花同蒂,
甚人生要见,
底多离别。
谁念我,
泪如血。
人生几何,
如何不自,
珍重此生。
向蠹残字上,
甘心抛掷,
蜗尖争处,
著意丁宁。
箭过时光,
剑炊世界,
谁带经锄谁笔耕。
分明似。
满一锅汤沸,
无处清□。
输兄。
炼得闲成。
□无辱无忧无惧惊。
但菜羹粝饭,
不求他味,
芒鞋竹杖,
足畅幽情。
八十年来,
万千看破,
胸次春风秋月明。
梅花帐,
称困眠醒起,
无打门声。
雨洗轩庭迎晚照。
黄菊才芳,
未觉秋光老。
怪底烘堂添语笑。
姮娥此夜来蓬岛。
献寿新词谁解道。
满眼儿孙,
著语皆争巧。
潋滟金杯休惜酹。
追欢不怕霜天晓。
玉体金钗一样娇。
背灯初解绣裙腰。
衾寒枕冷夜香消。
深院重关春寂寂,
落花和雨夜迢迢。
恨情和梦更无聊。
堂上谋臣尊俎,
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
”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
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
不日四方来贺。
堂上谋臣帷幄,
边头猛将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
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
管领群臣来贺。
灯前欲去仍留恋。
肠断朱扉远。
未须红雨洗香腮。
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
舞腰歌版闲时按。
一任傍人看。
金炉应见旧残煤。
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
夭非华艳轻非雾。
来夜半、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何处。
乳鸡酒燕,
落星沈月,
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
朱阁斜欹户。
绿苔深径少人行,
苔上屐痕无数。
遗香余粉,
剩衾闲枕,
天把多情赋。
东亭南馆逢迎地,
几醉红裙。
凄怨临分。
四叠阳关忍泪闻。
谁怜今夜篷窗雨,
何处渔村。
酒冷灯昏。
不许愁人不断魂。
看破空花尘世,
放轻昨梦浮名。
蜡屐登山真率饮,
筇杖穿林自在行。
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
廉纤细雨初晴。
苔纸闲题溪上句,
菱唱遥闻烟外声。
与君同醉醒。
遽暖间俄寒,
妙用向园林,
难问春意。
万般声与色,
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
红娇翠软,
谁顿悟、天机此理。
似韶容、可驻无人会,
且忘言闲醉。
当度仙家长日,
向人间、闲看佳丽。
念远处有东风在,
梦悠悠往事。
桃溪近、幽香远远,
谩凝望、落花流水。
桂华中、珠佩随轩去,
还从卖花市。
汉家经略中原,
上游眷此喉衿地。
风行雷动,
无前伟绩,
伊谁扬厉。
玉帐筹边,
绣衣给饷,
江上增气。
自武侯蜕迹,
羊公缓带,
功名事、更谁继。
方□长驱万里。
笑谈间、生擒元济。
非熊未兆,
封留终在,
同功异世。
刻就丰碑,
万山直下,
不须沈水。
要追攀二雅,
流传千古,
属骚人记。
台上风光浓欲滴,
傍阑芳桂阴成。
乱山相对长官青。
琢诗能句好,
举酒见心倾。
团扇不应秋后弃,
几年仁惠风行。
渭城柳色若为情。
一尊松竹底,
三唱和秋声。
蓼花风淡水云纤。
倚阁卷重帘。
索寞败荷翠减,
萧疏晚□红添。
魂销天末,
眉横远岫,
斜挂新蟾。
谁信故人千里,
此时却到眉尖。
瀛洲真学士,
为底事、在红尘。
为语触宫闱,
沈香亭里,
瞋谪仙人。
为亲近君侧者,
见万言策子_刘_。
为是尚方请剑,
汉廷多惮朱云。
君言往事勿重陈。
且斗酒边身。
也不会区区,
算他甲子,
记甚庚寅。
尔曹譬如朝菌,
又安知、老柏与灵椿。
世上荣华难保,
古来名节如新。
东风阑槛两三亭,
游人步晚晴。
蜂回蝶转得能轻。
忽然春意生。
花未老,
酒须倾。
劝君休独醒。
古来我辈最钟情,
举头百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