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西登香炉峰,
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
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
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
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
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
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
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
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
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
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
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巫山夹青天,
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
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
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
不觉鬓成丝。
落日绣帘卷,
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
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
欹枕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
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
都镜净,
倒碧峰。
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豁开青冥颠,
写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
白日悬秋天。
裹粮杖轻策,
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
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
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
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
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
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
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
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
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
缮性自此出。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
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
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
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
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
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
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
试用此道推。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人道横江好,
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
白浪高于瓦官阁。
海潮南去过浔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西望阻西秦,
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海神来过恶风回,
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
横江馆前津吏迎,
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
如此风波不可行!
月晕天风雾不开,
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
公无渡河归去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三门横峻滩,
六剌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
水状龙萦盘。
何惭七里濑,
使我欲垂竿。
旅客三秋至,
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
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
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
归路满尘埃。
闻道稽山去,
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
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
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
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
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
早晚向天台。
南登杜陵上,
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
流光灭远山。
满载一船秋色,
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
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
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
准拟岳阳楼上。
古庙依青嶂,
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
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
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