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二翁,
同邑里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乡,
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
叟携酒至乙翁第,
二人对酌,
不亦乐乎!
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
然未尝登泰山,
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
然老矣,
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
汝之言!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
今吾辈方逾六旬,
何老之有!
”甲翁曰:“甚善!
”翌日,
二翁偕往,
越钱塘,
绝长江,
而至泰阴。
夜宿,
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
甲翁曰:“吾力尚可,
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
已至半山矣。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寺里山因花得名,
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
花易凋零草易生。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瘴江南去入云烟,
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
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
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
岂容华发待流年。
昔看黄菊与君别,
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
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十年驱驰海色寒,
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羽檄起边亭,
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
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
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
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
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
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
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
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
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
身死为国殇。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素练风霜起,
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
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
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城头月落霜如雪,
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
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
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
男儿有求安得闲。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
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
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
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
功名良可收。
愁里高歌梁父吟,
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
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
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
肯使神州竟陆沉?
谷口郑子真,
躬耕在岩石。
高名动京师,
天下皆籍籍。
斯人竟不起,
云卧从所适。
苟无济代心,
独善亦何益。
惟君家世者,
偃息逢休明。
谈天信浩荡,
说剑纷纵横。
谢公不徒然,
起来为苍生。
秘书何寂寂,
无乃羁豪英。
且复归碧山,
安能恋金阙。
旧宅樵渔地,
蓬蒿已应没。
却顾女几峰,
胡颜见云月。
徒为风尘苦,
一官已白须。
气同万里合,
访我来琼都。
披云睹青天,
扪虱话良图。
留侯将绮里,
出处未云殊。
终与安社稷,
功成去五湖。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