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翻译注释及赏析

古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全文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苏轼

【原文】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简介

苏轼《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介绍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作答词。上阕先表达了对友人的难舍难分之情,后用诙谐语气调侃友人,安慰对方;下阕主要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友人的赠行词相呼应。全词表现了词人的挚爱之情,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苏轼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注释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注释

木兰花令: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马中玉:名碱,山东茌平人。《苏轼诗集·卷三十三·次前韵答马忠玉》查注引《咸淳临安志》:“元祜五年八月,宣德郎马碱自提点淮南西路刑狱,改两浙路提刑。”合注云:“绍圣三年知湖州,累知荆州,坐与黄庭坚善,置海州。”仙骨:这里指马中玉。《注坡词》云:“得仙道者,深冬不寒,盛夏不热。”无寒暑:不计年岁。梨花枝上雨:比喻美人眼泪。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塘西:指钱塘西。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翻译

苏轼《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翻译

我知道您的崇高品格有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寒,盛夏不热。我们真像是千载相逢而别于旦夕之间的人。是我故意拿分别的话语来刺激您,想要看一看您的泪流满面的样子呀!落花已追随回风而去,它本是无心逐风的,春莺懂得其中的真情啊。明天我就要踏上“归路”,走出钱塘西途了;从此之后,也就看不见春莺哀啼花落的地方了。
苏轼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欣赏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赏析

上阕开头云:“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词人首先表示了自己对挚友马中玉的尊敬和惜别之意。下文,词人对马中玉于己的难舍难分之情,又做了最“知己”的表述:“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故将”二字,用语极其巧妙,词人明知马中玉对自己的感情,一旦分手,必定会流泪哭泣,却故意用诙谐语气调侃友人。是词人为打破与马中玉分手时的难堪局面,而故意用分别的话语来挑逗对方使他落了泪。这就是说,词人把勾起友人抛洒惜别眼泪的罪责,归在自己身上了。其实,词人行为的实质,正是用诙谐之语去安慰对方,是故意把分手时滚涌眼泪的情感淡化下来,从此可以看到词人对友人的挚爱之情,是非常的深切真诚。下阕“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则着重转向了对自己内心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离杭赴京的处境比作了“落花”,说它的凋落花瓣已经被回风吹逐而去了。其实,落花本是无心逐风的,只是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那花枝上的春莺懂得其中真情,它站在枝头上啾啾哀鸣,正在倾诉着内心的烦恼——词章以物观我,逸笔韵远,发人深思。末二句则痛书别去:“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词的感情直泻而下,有如山洪奔腾无可挽阻。这词情正与马中玉赠行词之“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遥相呼应,读之令人潸然泪下。这是一首作答词,全词赋陈铺叙,又寄托感发;意内言外,而回荡反复。给人以真挚自然,悲从中起的艺术感受。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评价

苏轼《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点评

南宋文学家周紫芝《竹坡老人诗话》:白乐天《长恨歌》云:“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人皆喜其工,而不知其气韵之近俗也。东坡作送人小词云:“故将别语调佳人,要看梨花校上雨。”虽用乐天语,而别有一种风味,非点铁成黄金手,不能为此也。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相关问答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 的作者是谁?

宋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 的作者是 苏轼

古诗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 全文多少字?

古诗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 全文共56字。

知君仙骨无寒暑下一句是什么?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出自哪首诗?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出自 宋 苏轼《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

苏轼的作品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