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鉴赏以及其延伸阅读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那么今天秋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章,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④,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⑤,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⑥。盖闻善摄生⑦者,陆行不遇兕虎⑧,入军不被甲兵⑨。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⑩。
[译文]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注释]
1、出生入死: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一说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
2、生之徒:徒,应释为类。生之徒即长寿之人。
3、十有三:十分之三。
4、死之徒:属于夭折的一类。
5、人之生,动之于死地:此句意为人本来可以长生的,却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
6、生生之厚:由于求生的欲望太强,营养过剩,因而奉养过厚了。
7、摄生者:摄生指养生之道,即保养自己。
8、兕:音si,属于犀牛类的动物。
9、入军不被甲兵:战争中不被杀伤。
10、无死地:没有进入死亡范围。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出生入死,
出生地,入死地。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极,十分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极,十分亦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无生之地焉。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兵。
兽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无所容其锋刃,虎兕无所措其爪角,斯诚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渊为浅,而凿穴其中;鹰鹯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矰缴不能及,网罟不能到,可谓处於无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饵,乃入於无生之地,岂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苟不以求离其本,不以欲渝其真,虽入军而不害,陆行而不可犯也。赤子之可则而贵,信矣。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出生入死,
性無生死,出則為生,入則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用物取精以自滋養者,生之徒也。聲色臭味以自戕賊者,死之徒也。二者既分生死之道矣。吾又知作而不知休,知言而不知默,知思而不知忘,以趣於盡,則所謂動而之死地者也。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豈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乎?不生不死,則《易》所謂寂然不動者也。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無思無為之妙也。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有生則有死,故生之徒,則死之徒也。人之所賴於生者厚,則死之道常十九。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至人常在不生不死中,生地且無,焉有死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