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意味着什么?历史上有哪些关于惊蛰的诗作?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拉开了仲春的序幕,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下面秋鲜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惊蛰的诗作,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宋·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惊蛰时节,一声春雷,一场细雨,春风解冻,积雪消融;天气转暖,大地苏醒;草木有灵,闻雷而动,万物充满了生机。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惊蛰”古称“启蛰”,最早的历书《夏小正》中这样描述惊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宋·萧汉杰《菩萨蛮·春雨》
这是说,在天际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精灵被唤醒了。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宋·陈允平《山房》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所谓桃始华,指的是惊蛰之日,桃花始开。几声惊蛰的雷声中,春雨如霖,洒遍原野,小草吐出了淡淡的绿芽。春雨催促花儿绽放。漫山遍野,大片大片的桃花竞相开放;深红浅红的桃花在微雨中摆弄着婀娜身姿。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这富有情趣的画境,幽雅和婉,充满勃勃生机。
“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仓庚鸣”,指的是惊蛰之际,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
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宋·范成大《秦楼月》
春暖花开,“啁啾”“啁啾”,鸟儿一群群飞来飞去,不停地鸣叫着,天空里尽是鸟儿的翅影。熬过了冰天雪地的严寒,等到了春暖花开,以昆虫为食的鸟儿终于将要结束冬天挨饿受冻的日子,这也难怪“叶底黄鹂自好音”了(宋·张栻《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民间有“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之说。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唐·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惊蛰时节,贾岛诗里记录了一对仁义的雀鸟。它们勤劳捕食,养育着巢中的雏鸟。禽类虽小,却也有德。这个季节,正是候鸟迁徙最活跃的时节,也是鸟类繁殖的关键时期,如果人们在这时对它们进行捕猎,势必会对这些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危害。这都反映了古人与鸟儿和睦相处的做法。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宋·张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滚滚春雷,唤醒了冬眠的各种小生灵,蛰伏了一冬的虫儿蛙儿在松软的土里洞里蠕动起来。
蚯蚓缩未动,虾蟆僵如痴。
——宋·方回《修石山》
最先被惊醒的似乎是蚯蚓,还有青蛙和癞蛤蟆。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宋·赵蕃《闻蛙》
去田头池塘边,会看到青蛙跳跃,癞蛤蟆缓慢爬着。它们纷纷离开蛰居的洞穴,贪婪地汲取天地的春露,尽情地享受和暖的春光。诗人形象地形容了惊蛰时鸟虫萌动的美妙情趣:春雷乍响,龙蛇、蚯蚓、虾蟆都跑出来了。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宋·释绍昙《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 》
惊蛰前后,正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春雷滚滚,天上龙抬头了,就会播撒雨水。农谚云“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唐·韦应物《观田家》
农民们经过一冬天的闲暇歇息,“耕种满田畴”(唐·元稹《惊蛰二月节》)。
重新启动一轮劳作,开始了又一年的忙碌。春泥酥松软绵,赤脚踩踏下去,印着深深的脚印。往日的这个时节,耕牛早就遍地走了。当代诗人左河水诗云: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春雷响,万物长。春天,仿佛从惊蛰初响的雷声里,汲取了一股原始的力量,万紫千红的春便勃勃竞发。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唐·元稹《惊蛰二月节》
邂逅惊蛰,意味着新的生命已经开始;那一声声惊雷,奏响了春天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