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了一首诗,没想到却是自毁前程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白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近千年来,李白一直都被人们视为“怀才不遇”的代表人物,但熟悉历史的朋友知道,李白的才华其实仅限于诗才,其政治、军事才能其实非常局限。如果真让李白这样的人执政一方,反而很大的乱子。
在年轻时,李白是个响当当的愤青,他渴望像战国名将乐毅、剧辛一样,得到皇帝的重用,“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但现实却让李白头破血流。
为了实现理想抱负,李白拿着自己的文章周游于帝王将相身边,希望能够有人赏识自己。这些人对李白是非常赏识的,但仅限于他的诗才,最后,被弄得烦不胜烦的唐玄宗给了李白一个翰林职位,简单来说,就是个混吃等死的职位。
显然,这并不是李白所渴望的,于是没过多久,李白便挂冠而去。下野后,李白一直在等待机会,上天还是眷顾李白的,没过多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到蜀地,永王李璘率领几万大军坐镇江陵,招揽四方豪杰。
李白得知消息后,立刻前去投奔,永王李璘对其十分重视,征辟李白为自己的幕僚,也就是参谋军师。
但让李白没想到的是,永王李璘坐镇江南,不仅不积极剿灭安史叛军,反而觊觎起了皇位。史书如此记载他的想法,“以为今天下大乱,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宜据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
李璘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占领江南全境,以金陵为都,如东晋小朝廷一般割据一方。按照道理说,作为李璘的幕僚,李白应该早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但可笑的是,反应迟缓的李白对这一切浑然不知,他仍然认为李璘是“唐朝的救世主”。
至德元年十二月,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李璘派出大军进攻江南重镇广陵,叛乱序幕正式拉开。但李白对这一切恍然不知,仍然十分喜悦,他甚至还写了一首非常愚蠢的诗,毁掉了自己的前程。
“祖龙巡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首诗用了3个典故,简单来说,就是把李璘南征比作秦始皇营建海中桥、汉武帝枞阳射蛟龙、唐太宗李世民渡辽河征辽东。要知道在当时在李璘上头还有两个皇帝呢,你这把唐玄宗和唐肃宗放在何处?
李璘此人志大才疏,很快便失败,因为这一首诗,李白差点被朝廷定罪杀头,但最后因为顾及他的诗名,这才放了他一马。
后人对于李白这一首诗非常不理解,甚至还有人认为这首诗并不是李白写的,因为实在太过于愚蠢了。不过,笔者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首诗就是李白亲笔所写,也正是因为这首诗,李白毁掉了自己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