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为什么被称为“张三影”?他的词作有何特点?
张先,字子野,北宋婉约派词人,他的诗作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情感,下面跟秋鲜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先所作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吧。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最高峰,诗词,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那一时期,涌现了不计其数的诗人、词人,诞生了不胜枚举的经典诗词佳作。
下面来聊一聊这样一位词人,他生于北宋初年,与柳永并称,可以说,在当时词坛,他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其词意韵恬淡,意象丰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因此得了一个雅号——张三影。
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一下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张三影”名号的由来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手持酒杯仔细听那引人共鸣的《水调歌》,不禁醉意全无,只是忧愁情绪未曾消散。春天已经消失,不知何时能再回来。夕阳西下,对着镜子,感叹时光易逝,往事如烟,而今只能独自叹息。天黑后,鸳鸯在池边共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重重叠叠的帘幕密密地遮住了灯光,风还在吹,人声已静谧,我想,明天园中道路一定满是落红。
这首词作于公元1041年(宋仁宗庆历元年),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享誉甚隆。王国维《人间词话》则就遣词造句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可谓最具权威的评语。沈祖棻说:“其好处在于‘破’、‘弄’二字,下得极其生动细致。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在动:都暗示有风,为以下‘遮灯’、‘满径’埋下伏笔。”拈出“破”、“弄”两字而不只谈一“弄”字,确有过人之处,然还要注意到一句诗或词中的某一个字与整个意境的联系。
作者开篇提到自己本想听着曲子打发忧愁,但在这首词里,作者却写他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以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这就顺其自然引出“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慨叹来。这里上下两个“春”字,也就有了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时光易逝,还蕴含着对往事的追忆和惋惜。“临晚镜中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自己已到了垂暮之年(当时作者五十二岁),这同上面两个“春”字一样,蕴含两种含义,只是此处只用了一个“晚”字。随着时光的流逝,往事的印象十分深刻,难以忘却,却也只能从记忆中去寻求,但寻求到了,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惋惜。
上片写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下片写词人即景生情,是动态。夜幕低垂,光线暗淡,本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但不料风骤起,刹那间吹开了云层,月光透露出来了,而花被风吹动摇曳了起来。作者望着眼前之景,孤寂的内心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暮春时节,晚上有些凉了,作者走入房间,只听外面风声越来越紧,由此,词人联想到明天早起一定能看到落红满地的景象。“明日落红应满径”一句与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