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鉴赏呢?

古诗原文赏析

《题都城南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鉴赏呢?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是一个传奇,有一个重要的点值得关注。

那就是它叙述的人与人相遇的偶然性以及这样的偶然性给人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作者崔护(772-846),是唐代诗人。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州)人。我们可以想象,崔护赴京赶考时借住都城长安的南庄。那天,他放下书本,出门到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走着走着,抬眼就看到一户人家的门前,桃花盛开,一个姑娘站在那桃树下仰望着灿然的花朵,美艳的人面与美艳的桃花,相互照映,一片绯红。一年之后,又是桃花盛开时,春风得意的崔护忽然想起去年那“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丽,便骑马飞奔南庄,寻到去年那美丽诞生的地方,却不见人面,只有桃花“笑春风”,无知无觉地在春风中盛开。

这其实是“偶得”与“必失”形成的记忆链条。“偶得”好理解,“必失”怎样理解呢?一是时间本不可重来,事物本不可重复。那些重来、重复的时间与人事,本质上是虚假的。二是“偶得”是概率事件,甚至可以说常常是低概率事件,将其上升为“必得”就变成非概率事件,这是人们心理认知常犯的错误。崔护一年之后期待重现往日的美丽,即是在一种错误认知的诱导下所形成的本不可能实现的渴求,所以“必失”其真。

从“偶得”与“必失”的关系看,没有前面的“偶得”,就不可能有后面“必失”的遗恨;没有后面“必失”的遗恨,就难以强化前面“偶得”的殊可宝贵。崔护这首《题都城南庄》之所以千古传诵,正是它以具象的人面桃花的相映之美与相离之恨,演绎了人生中常有的“偶得”与“必失”之理,令人感慨,启人长思。

前面我们讲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是最动人心的地方,其深层缘由也在这里。虽然我们不知道“相见”与“相约”是不是偶得,但我们明白,这“不见”却是必然。一年之中有多少人力所不可左右的变化啊!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题都城南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鉴赏呢?相关内容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