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清刀剑知识鉴赏 冷兵器时代的巅峰
钢铁刀剑在明代已经转变成战场上的辅助性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无法与汉唐时代的刀剑同日而与,开始进入式微阶段。但是,这种式微是针对整个刀剑发展历史而言的。客观分析明代刀剑,无论从材料,工艺,品质还是功能看,都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首先,明代刀剑从一器多用转向单一功能,骑兵刀和步兵刀分离, 长刀,腰刀,短刀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使用技法更加成熟和专业。这种刀剑细分的原则更加符合近现代战争的原则,实属合理进步之举,由此造成的部分功能的缺失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很多观点单纯地指责明腰刀不如日本刀的杀伤力强,这种说法看似事实,但并不客观,因为当时日本刀位双手持握,长达五尺,其功能是纯粹的攻击兵器,而明腰刀为单手使用,属于火器,长兵器或团体作战的辅助兵器,其功能要求与倭刀不尽相同。如果一定要比较,也应该用明双手长刀。
事实上,戚继光军队为抗击倭寇而启用的长刀长达六尺五寸,功能应该只强不弱!另一种说法认为明刀不如日本刀精致,制造粗糙。如果指外装的话,应该承认大部分明刀确实不如倭刀装饰精美,但明刀多是军队的制式辅助武器,使用者多为普通士兵,属于大规模战争中的消耗品,可以由国家的军器机构大批量迅速制造。然而日本武士所持之刀被视为生命,无论刀条还是外装,都由专门的匠人独立制作,大多是私人订制的,属于贵重品,甚至可时代相传,当然比明代由国家配备的军刀要细致精美。如果从刀刃质量看,以目前存世之明代刀剑实物和部分研磨过的样品看,丝毫不逊于倭刀。上面研磨过的明刀和被收藏圈戏称为“农民剑”的民造铁剑,在锻造结构热处理硬度和弹性方面均可与倭刀抗衡。
其次明代刀剑的制造技术较前朝进步较大,不仅有所创新,而且不断引进和吸取外族先进工艺,达到了“师夷之长而制夷”的目的。明代刀剑的基本工艺是传统的嵌钢和夹钢,自南北朝宿铁刀的出现后,这种方法不断成熟,在明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嵌钢和夹钢,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即适合刀剑的大规模制造,又能满足刀剑刚柔兼济的物理要求,只要精工锻造,热处理得当,造出的刀剑性能绝对可以满足战斗要求。除了这两种基本工艺外,明早期高级别刀剑的旋焊工艺已经相当成功,当时的工匠已经完全掌握了从中西亚传播过来的大马士革刃的制作方法,同时予以改进,出现了旋焊嵌钢和旋焊马齿夹钢等工艺。
明代腰刀上的旋焊嵌钢工艺:
除上述工艺外,明代一直保持包钢工艺,只不过多在贵重刀剑上使用。明中期期后,随着仿倭刀剑的兴起,相信这种本来属于中国的工艺又被部分从日本借鉴回来并得以发扬光大。
由此可见,明代刀剑,实在优越于前朝,亦不输于西亚东洋。如果不是火器的普及和西洋近现代科技的发达,明代刀剑完全可以发扬光大,继续并创造钢铁兵器的辉煌。奈何明代晚期,封建社会已渐走向衰败,国之兴亡,根源在政治,取决于科技,彼时彼刻,大势已去,实非刀剑所可以回天也!
并刀昨夜匣中鸣,
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潺云草碧,
可怜无处送荆卿。
这首《渡易水》是明末民族英雄陈子龙一生中最后的绝唱,也是明代钢铁刀剑悲壮命运的真实写照
明代宝剑上的旋焊马齿夹钢工艺:
戚家刀:
明代的双手镐造刀,:大概尺寸是全长92,刃长66左右,刃体刚强,收窄厚茎无目钉孔。
单刀说
器名单刀,以双手用刀也,其技擅自倭奴,锻炼精坚,制度轻利,靶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并,且善磨整,光耀射目,令人心寒。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余故访求其法,有浙师刘云峰者得倭之真传,不吝授余,颇尽壶奥。时南北皆闻毫州郭五刀名,后亲访之,然较之刘,则刘之妙又胜于郭多矣。恨元受刘刀,有势有法而无名,今依势取像,拟其名,使习者易于记忆。其用法亦惟以身法为要,儇跳超距,眼疾手捷,诱而击之,惊而取之,心手俱化,胆识不乱,方可言妙。今将入弩兼用,亦惟选数势绘图,直述其理,之可以与枪敌者,若遇他器,而此圆转锋利,制胜又在我矣。
单刀式说
古云:快马轻刀。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如执轻刀一言,制不得法,铁不炼钢,轻则侥薄,砍下一刀,刀口偏歪一边,焉能杀人,如要坚硬,则刀必厚,厚必重,非有力者不能用也。故制法惟以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渐渐薄去,两旁脊线要高起,刀口要薄,此即轻重得宜也。铁要久炼去渣屎,磨时无麻子小点,如镜一样光彩,则遇潮汗亦不致上锈,乃铁多炼少,是久炼成钢也。刀鞘内要宽,刀口寸金箍入鞘口,略紧勿松,紧松亦要得宜,以便出入。如用弩带刀,刀长二尺八寸,靶长九寸,共长三尺七寸,不可过长,恐悬带腰间,用弩不便。鞘用皮制,其法载前《用弩兼枪刀说》中。
1: 2:
3 : 4:
刀自宋代开始回流中国后对中国刀影响是逐步增大的,宋代史记中还没有中国仿制倭刀的记载,还是停留在对制作精良的倭刀赏识阶段,宋元两代对海疆和海上贸易也是实行开放政策的,当时的倭患基本很小。到了明初局势初定,倭人又趁虚而来骚扰海疆,明太祖鉴於倭寇侵扰和胡惟庸裏通日本的罪行,对日本进献的方物曾一概拒不接受,并实行海禁政策,到了建文三年才恢复中日官方贸易,倭刀的正式来源是通过官方岁贡和贸易,再后来因转卖倭刀利润巨大而发展成民间海上走私活动。明代国家兵器制作机构还仿制日本刀,这早在太祖洪武年间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在明中晚期,据清修《续文献通考》卷131《兵器》载,洪武十三年(1380)设置“军器局”,所制作的各类刀中就有“倭滚刀”。
明武宗正德年间,佞臣江彬用事,曾命“兵仗局”制作“倭腰刀万二千把,长柄倭滚刀二千把。”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正烈,经过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的积极推行,倭式的长刀、腰刀成为东南地区中国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并在抗倭战争中取得显著成效,这关键得力于战略指挥部署的正确和明军针对性训练治军的结果,武器的改良也是其中的辅助部分,但明军改良后的武器单从品质来说还是与倭刀存在差距但它更适合大量生产以配备军队,总体品质虽不太精已能适合于中国军队以自身条件来对抗猖獗的倭寇,也算是一种既能控制成本又能取得成效的折冲方式。可能正是仿倭式战刀在东南地区所取得的成效,这类仿倭刀后来也逐步向各地军队推广使用,也就成为明晚期中国军队制式军刀里的一个只要组成部分。
戚家刀
清代中后期佩剑
康乾时期,民间兵器形制变化多样,装具样式丰富,采用浮雕、镂空、阴刻等多种工艺手法,纹饰更加世俗化,除牡丹、葵花等草叶图案外,还有蟠螭、龙、凤、狻猊等瑞兽的造型,刃背饰以竹节、八卦纹,血槽亦多有变化。从皇室到地方官员及民间百姓的冷兵器,不论是制造工艺还是装饰风格均保留着民族特色,兵器造型及装饰风格的变化更多地是受当时战争形势需要的影响。同时,火器的数量、质量均有一定提高,厚重的铠甲已不适应战争需要,为增加灵活性,士兵作战时几乎不穿金属铠甲,防护装备则以棉甲取而代之,冷兵器
特有的砍、刺功能减退,而划、割功能增强:因此冷兵器的厚度及重量开始减小,尤其是冷兵器尖部因无需破甲功能而普遍变薄,刀刃普遍弯曲,刀头放大,剑尖变得更加尖锐:
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的天性也影响了清代人的审美情趣,清代的器物造型一改汉文化以阴柔、清秀为美的艺术风格,取而代之以挺拔、遒劲、饱满的形态示人,这在清代家具、瓷器、玉器造型和装饰上多有体现,乾隆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审美也体现在兵器造型上,如清代兵器的装具及血槽往往采用对称形式*装具多以对称、饱满的纹样修饰,纹样更加世俗化,而兵器造型较前代更为夸张,有时为了极力表现壮美形态而导致兵器整体造型变形,以致走形松垮。
图为清中期佩剑,此剑刃长72厘米,厚0.8厘米,从厚度及长度来看,有实战功能。此剑装具纹饰为阴刻,镂空龙纹,剑身两侧也浮雕龙纹,睚眦形态浑厚,然而无论做工还是气势,均已不如前期。也许是受到西洋刀剑造型的影响,其剑尖也变得尖锐。②③清中期民造剑的剑柄,无论木雕还是铁质,均做工精细,比例适度,造型舒展。③清中后期民造刀刀镡。正面阴刻有莲花、八宝等寓意吉祥的图案。背面刻有使用者或制造者的铭记.反映了当时民造刀剑制作的水平。
图明清佩剑,不但制作精良,造型优美多配有外观华美的装具。早期佩剑因有~定实战性,故此装具厚且尺寸较大,以增加使用时的牢固度,造型也相对夸张、粗犷。后期佩剑往往多用于礼仪,装具厚度变薄,这样易于加工.因此,后期佩剑的装具普遍加工细腻,也多繁缛纹饰。①②均为明末清初佩剑。铜镂空龙纹装具,龙造型夸张粗犷,剑身厚重,旋焊工艺,保存状态良好。(徐绍辉先生藏)③明末清初佩剑。铜浮雕装具,刃长7 3厘米,旋焊夹钢工艺,刃口锋利,保存状态良好。(姜男先生藏)④清早中期佩剑,铜镂空龙纹装具,做工细腻,外部鎏金。剑身刃长7 0厘米,刃口锋利。(李军庆先生藏)⑤清早中期佩剑,铜镂空龙纹装具制作精美,外部鎏金。剑刃长6 8厘米,剑身有阴刻七星、如意纹饰,保存状态良好。
明代代剑姿
图明代剑姿①元代佩剑武将石雕局部。佩剑宽大粗短,剑格似展翅蝴蝶。(北京石刻博物馆藏;②明孝陵佩剑武将石雕局部。佩剑宽大,有巨大葫芦形剑首。④明初短剑。剑身宽4。2厘米,厚0。9厘米,刃长6 3厘米,凹面脊,可砍可刺,实战性强。《姜男先生藏)⑤明末清初中国南方造宽刃重剑。此剑刃长6 5.5厘米,剑刃最宽处6.8厘米,厚1厘米,重1.6千克。其雄壮之势可通过上图看出。⑥明清时期造型各异的剑格,做工精美,造型多样。
①-④为福寿剑展示图。福寿剑也产自浙江地区,与北方产的福寿装具佩剑相比.其尺寸相对较短,装具也普遍偏薄。①清中期北方产福寿剑。装具厚实,剑身尺寸较长,有一定实战性。(张彦先生藏)②③④为南方产福寿剑。装具以冲压及錾刻工艺加工,纹饰较细腻。早期福寿剑剑身宽度均匀,后期则剑身宽度变化大,剑根至剑尖宽度呈锐减之势,剑体厚度偏薄
图明清时期,剑多用于道士作法或祛邪避灾之用,剑身也多刻有与道教相关的铭文和符咒,其中不乏精品,,①明代道教用剑,剑身有错金连线七星图案,剑根两侧有错金“紫气光华、”抑邪匡正”铭文,道教气息浓。(刘润生先生藏)②剑柄装具精美独特,柄环为龙吞造型,在龙口两侧刻有“造剑人郑维深”铭文,极为少见。③清代佩剑剑根刻有道符。道符由篆体字和多字重叠而成,诸家认为符为神明所授,具有权力的象征意义,可以“录召万灵,役使百鬼,无所不通也”。将道符刻于剑上,能使剑更具神力。④南宋《摹本梁令瓒星宿图卷》之持剑星宿。二十八星宿被道教作为护卫神敬奉,常以持剑人物形象出现。(故宫博物院藏)⑤清代《玉匣记》中的道符及含义。
下面两幅图很好的反映了明代剑的样式。①北宋木函彩画中所绘剑柄嵌满了大颗宝石珍珠。《苏州瑞光寺塔发现)②③明初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手捧巨剑的仪仗木俑。木俑所持剑可能源自“榀具剑“《汉书·隽不疑传》有“不疑进贤冠,带榀臭剑”的记载,即木柄上有蓓蕾形玉饰的剑,晋灼注:“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山东省博物馆藏)④明代龙吞长剑剑柄局部。剑首上的凸起造型可能源自宋剑上的宝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