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人”陶渊明有哪些哲学思想?看看陶渊明的诗中藏了什么?

诗人简介

“田园诗人”陶渊明有哪些哲学思想?看看陶渊明的诗中藏了什么?

今天秋鲜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田园诗人”陶渊明有哪些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陶渊明素有“田园诗人”的称号,从小到大,我们读到过好一些陶渊明的诗文,一直认为陶渊明就是专门写农家乐田园派诗人,从来没有真正地去理会他诗文中包含的抽象义理和哲学思想。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宽,陆续接触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归园田居诗》等诗文时,才慢慢体会其诗文中包含的孕养着丰富的思想。然而,即使如此,自己心中仍未能根除陶渊明身为田园派诗人的印象。直至最近几年,自己开始接触学习哲学,再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形影神赠答释诗》,才开始发觉陶渊明文集中,谈及人生哲理的诗篇反而比田园诗要多得多;这些“非田园诗”每一首都韵含着对生命的感悟,深刻度不下于哲学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他的诗文中韵含天道观、人生观、生死观等哲学思想。

陶渊明的诗文表面看似写的是田园诗,很多诗文的用意其实并非在描写田园风光,而是想借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寄寓他本人乐天知命、融入自然的价值观;美丽的田园风景只是诗文表象,行发生命意境才是陶渊明诗文创作的真正内涵。

陶渊明诗文在一千五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唐宋和清代两个研究盛况的时代。颇享盛誉的陶学专家诸如逯钦立、王瑶、廖仲安、钟优民、吴云、袁行霈、陈怡良等先生,以其丰硕的论著开创了研究陶渊明的新局面。历年来对陶渊明方面的研究,以诗作的探讨及风格的分析为数最多。陶渊明思想的趋向,自宋代学者提出后,主儒家、道家、墨家、佛家之说者,各有其拥戴的人。特别是近代学者,在过去诗话评点式的基础上,更为完整而详密的提出辩说,如主道家说者,又比如:孔子学说的道家化(朱自清《陶诗的深度》);十分典型地表现了玄学得意于形骸之外的人生态度(王钟陵《中国古诗歌史》);实外儒而内道(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之关系》)等等,这三位学者皆主道家说。但当代陶学家徐声扬先生,刚认为陶渊明的思想仍是以儒为本,与前述三人之说相反。

陶渊明总体上来说乃是一诗人,而非哲学家,严格来说他并没有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作为一个人,他并不像魏晋一些哲学家一样有非常深入系统地去剖析类似宇宙天道、生死学等哲学,陶渊明只是在其众多的传世诗文中抒发他受到当时极其混乱社会政治环境的冲击以及在当时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下对或仕或隐、对生命、对人生的不断反思与追寻。

陶渊明,字元亮,后改为潜,因家中长有五棵柳树,被人称为“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私下起的,并非朝廷颁布,故称私谥),待阳柴桑(今江西九江星子)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午)。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勒,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第一人。著有《陶渊明集》,成为后世诗人追随模仿的对象,而在正史中,《晋书》、《宋书》、《南史》都一律把陶渊明列入隐逸列传。而且都提到他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赋归隐。也就是说所有的史家,在谈到隐渊明的时候,都强调他归隐不仕的一面,以后谈论陶渊明的,也都写他的淡泊名利,哲学他“此心淡无著,与物常欣然”的人生态度。苏辙《苏辙集》第三册,中华书局,年。

陶渊明的生命哲学然隐渊明并非只是一个终日“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高士大隐。鲁迅先生就曾批评过这种以偏概全的观点,他说:“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既然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由此可知陶渊明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这是很富于启迪性的见解。在陶渊明一生中,他并非自始至终离群索居,在他年少时也曾有过“猛志”(《杂诗》其五)及“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并序》)的理想,在其诗文中我们可以窥探其性格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去真正认识这个伟大的诗人。因此我们要捕促他思想深处的真相,最有效的方法是考察其生涯中几个转折期的言行。

自出生至二十八岁止。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年轻时,以读书闲居生活为主。其家道已经中落,在少年时代都是不得意的,对他的思想会有所影响,在陶渊明青少年时,战乱频繁,—饥荒不断,这时正值陶渊明七岁至十二岁青少年的生活期间,加上他这个“自余为人,逢运之贫”(《自祭文》)的家庭,其困难可想而知,其诗中云: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有会而作》)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彳严等疏》)

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对家中窘迫的困境,是体会深刻的。虽然陶渊明至老家境贫穷如故,“老至更长饥”,还曾向友人叩门乞食,但他却能秉持着贫贱不能移的情操,树立下令人崇敬的典范。

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可知他很重视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其诗文对儒家经典颇多引用,据朱自清《陶诗的深度》一文统计,仅对《伦语》的引用就达次,说明陶渊明对儒家经典颇为熟谙,陶渊明平素研读史书,对于怀抱忠肝义胆、豪气干云之辈,颇多钦羡,如《咏三良》: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忠情谬莰露,遂为君所私。出则陪文舆,入必侍丹帷;歲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一朝长逝後,愿言同此归。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剂棘宽高坟,黄鸟声正悲;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如《咏荆辆》: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羸。招集百夫良,岁暮得别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镇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髪指危冠,猛气冲长纓。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濃涛寒生。商音更流弟,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丨其人虽已设,千载有馀情。

陶渊明对三良(即奄息、仲行、针虎三人,均为秦穆公磨葬)的自原投义殉君的夙志决心,摹写淋漓。诗中“良人不可赎,法然沾我衣”是说:良人是无法赎了,然而他们的行为,使我感动得流泪,泪流得把我衣服都湿透了。这说明陶渊明尽忠报国,立功立德的表现。而对荆轲刺秦王,奇功不成之悲壮,也流露出同情与愤慨之情,诗中:“昔人虽已没,千载有于情”是说这个人虽然死了,然而这件事情,千百年后还是使人感动;而感动的人就是陶渊明,从这两首诗中仍可以看到诗人的猛志及理想之光,不时闪耀在字里行间。鲁迅以此点概括陶渊明确拥有“怒目金刚”式性格特征。陶渊明平淡的隐居生活,却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他并不因为隐居而忘怀世事,可知他有雄心,有志气。

陶渊明一生的行迹,可以发现儒释道三家对其人格定位的三重影响。其理想的人格是冥合儒佛道,融道家之忘怀得失于儒家进得修业中,又受佛家思想的熏陶,于是,建构出刚直率真,执着淡化的哲学思想,从儒家济世的理想失落后,成为老庄思想的实践者。隐居后,又无法达到庄子式的逍遥,进而又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心志,转化为独善其身的品格。

因此,他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经过不断地萃取、提炼至突与矛盾。于是,沉湎于一己性情的陶渊明,才能从心造的理想世界中,独自品味人生,自由挥洒本性,达到心灵的慰藉,散发人品—之美,如此,外露的精神美才显得真实、自然与超逸,并使其魅力无限。所以,陶渊明的哲学思想,是魏晋时期及流传后世的真正体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田园诗人”陶渊明有哪些哲学思想?看看陶渊明的诗中藏了什么?相关内容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