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幽求所作的《书怀》,表露出诗人对个人遭际不幸的不满

唐诗

唐代刘幽求所作的《书怀》,表露出诗人对个人遭际不幸的不满

刘幽求是唐代宰相,诗人,下面秋鲜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刘幽求所作的《书怀》,和大家一起分享。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间之人,尽管奋斗的目标不一样,大抵却是无法抵挡这两样事物的吸引的。多少名利客,丧失在这些中间,到最后剧终人散,也只是落得两行清泪,徒然悲伤与哀痛。

然而,人生于世,终归还是需要有所追求,不然与咸鱼有什么区别。话是如此说来轻巧,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便会明白其中的艰难与辛苦。毕竟,梦想与现实之间,隔着的距离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没有大毅力和大气力,平常人也只能望洋兴叹,徒唤奈何。西哲说:百分之九十九的辛苦,加上百分之一的运气,或许才有可能得到成功。往往,有许多人并不缺少奋斗的决心,却恰恰没有那剩下来的百分之一的运气。

运气一说就像命运,似乎有些虚无缥缈。可是却只有那些经过努力的人才知道,“运来铁如金,运去金似铁”,这句话真的不是空谈,而是一种唯心的真理般的存在。有的人耗尽一生心血,却自始至终都无法取得成功;有的人随心所欲,却轻而易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一般,正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又正是:一切都是命安排,半点不由人计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难强求。

古往今来,潮聚潮散,信的自然信,不信的自然不信。沾染红尘,自有因果。果然,事出必有原因。幸好,就算苍天再如何,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甘约束,力争打破牢笼,砸碎枷锁,开创一片新天地。即使失败又如何?千古艰难唯一死而已。

《书怀》

[唐]刘幽求

心为明时尽,

君门尚不容。

田园迷径路,

归去欲何从。

刘幽求在唐睿宗、中宗两朝都曾担任过宰相一职,后来却惨遭罢免知政事,沦为散职。后来,又两度遭贬,接连为睦州刺史、桂阳郡刺史,赴任的路上,半道愤恚而卒。此诗大概作于贬谪期间,可以深刻地体味到其中所积郁着的怨忿之情,如今读来内中滋味仍然极为复杂。

开端两句“心为明时尽,君门尚不容”,怀抱着一颗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原本希望能够在清明的时代里效力,为君王贡献自己的力量,君臣同乐将会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奈何却不能见容于当今朝廷。结合到现实情况来分析,就能清晰地看见诗人内心的激愤。要知道,原本诗人是宰相之职,平白无故的被罢免了。只能说上意难料,圣恩不顾,天性凉薄龙袍人。

纵观历史长河,朝廷上的事情最是复杂,最为残酷,任你再如何忠心耿耿,到最后都有可能落得一个分崩离析的下场。刘幽求还算是好的结局,仅仅只是降职处理;他的死,是自己活活气死自己的。看看后来的明代张居正,身死之后,其家族所落得悲惨场面。可见,在封建时代,千万别对那些王朝抱什么希望。无情最是皇家人,爹害儿来儿害爹;父子杀完兄弟杀,君臣何曾有颜色。

“田园迷径路,归去欲何从”,既然不能报效朝廷,那么只好归隐田园,可是由于长时间无人打理,通往田园的道路已经长满了荒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中,还能否坚持住退隐田园,但是如果不这样去做,如今不受重用的我又能够去往何处呢?这里充满凄苦的埋怨,有点儿“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意思。然而,仔细想想,估计对高高在上的那位是非常不满的。明明一切都是灿烂的、辉煌的,忽然就变天掉进黑暗里面去了。不气愤是说不过去的,既然上面已经抱怨过了,那么这一句里都谈谈自己的悲哀境遇。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问道:“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到处一片荒芜,什么时候才能归来打理啊?对于退隐后安稳地过着农村生活,他还是挺知足的。自从陶渊明在赋中提到田园之后,这个“田园”就成为了隐居的代名词。在这里,诗句所透露出来的意思却有点儿截然相反,诗人内心里充满了愤懑与不甘。所以,用了一个“何从”,既是对上面处理方式不公的斥责,更是对自己遭遇不平的询问。

本诗就像题目所写那样,是为“书怀”,正因如此才没有任何遮蔽,而是直接表露出诗人对个人遭际不幸的耿直看法。失落之时的不满,降职之后的渴求,实际上最后的那一点儿“孤愤”与彷徨,都是建立在无法“效忠”的基础之上的。因其直而尤显得情真,从而毫无虚假矫作意,这应该是此首《书怀》诗能够情绪饱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真谛所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唐代刘幽求所作的《书怀》,表露出诗人对个人遭际不幸的不满相关内容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