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长寿的诗人!贺知章洒脱如梦的一生!
今天秋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贺知章洒脱如梦的一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因病恍惚,求还乡里。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以御制诗赠之,太子率百官为贺知章饯行。回归故里后的贺知章住在道观中,建“一曲亭”自娱,其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二首》。再不久,贺知章病逝,年八十六。
本文作者#挥墨历史#,欢迎阅读文章后点赞、关注和留言。
贺知章辞世后,李白闻此噩耗,悲恸中写下了《对酒忆贺监》。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诗中,尽是回忆之谈。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初入长安,贺知章闻名相见,对李白大为叹赏,在读完李白的《蜀道难》后,贺知章惊讶道:“看来,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呀!”自此之后,“谪仙人”之名便相伴李白左右。
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饮酒,结果酒酣耳热之时却发现钱没带够,贺知章二话不说,将唐玄宗赏赐的金龟拿来换了酒喝, 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后来贺知章向皇帝举荐李白,因李白有才名,便做了翰林待诏。
挚友辞世,李白独自饮酒,怅然有怀,就在贺知章去年的这年,李白离开长安,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而贺知章的故事,却留在这偌大的长安城里,留在千年传诵的诗篇中。
贺知章早年迁居浙江绍兴,且年少就以诗文成名。那时的唐朝一片欣欣向荣之态,文人学士渴求功名,贺知章也不例外。一年春天,贺知章走出书斋,见到满园垂柳,心中喜悦,《咏柳》诗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年轻的贺知章对未来充满期待,在自己的努力下,他在三十六岁考中进士,成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高中状元后,贺知章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来在远房亲戚陆象先的推荐下,成为太常博士。
身为唐朝宰相的陆象先不屑与庸人为伍,但偏偏独爱贺知章,对于贺知章,他甚至达到了“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的境界。但贺知章清谈风韵,虽有陆象先的助力,但在官场并没有得以大展拳脚。
尽管如此,入仕后的贺知章仍然对国家充满希冀,于是他写下了《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栧理还舼。海潮夜约约,川雾晨溶溶。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转眼间,已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封禅,考虑到封禅大典须礼数周备方显隆重,他想起了年六十七的贺知章。于是贺知章任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因封禅大典很顺利,君臣皆大欢喜。
按照常理,贺知章理应仕途无阻,结果在次年,惠文太子李范辞世,时任礼部侍郎的贺知章负责甄选人手、筹备葬礼。结果在甄选过程中,贺知章处理不当,引起勋贵不满,最终舆论兴起,贺知章因此被贬。
但不久后,时任宰相的张说又助力了贺知章一把,让贺知章重新做回礼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时保留集贤院学士。此时的贺知章十分清楚,他已经无缘宰相了。
既然自己已经无缘,但贺知章却希望自己的好友能够出将入相。于是在好友从军时,他相送好友,并写下了《送人之军》。
长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接着贺知章回到长安,开始了他的风流生活,“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秘书监虽为三品官,但却是闲职,因此贺知章终日饮宴,痛饮狂歌。
痛饮酒醉后,诗兴大起,贺知章难免提诗一首,而他这种醉态作诗的习惯,也影响到了好友李白,李白也喜欢上了醉酒赋诗,“主人何须言少钱,劲须沽取对君酌”。
就这样,贺知章风流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天宝三年,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贺知章忽然大病不起,就在大家以为贺知章命不久矣时,他又奇迹地痊愈了。
此时的贺知章历经大半生,却忽觉人生如梦,幻灭不真。于是他请求辞官,隐入道门。唐玄宗见其垂垂老暮,恩准了他的请求,并在贺知章离开长安的那天,为他赠诗一首,同时太子率群臣相送,直到贺知章离开长安城。
已经老暮的贺知章回归故里,见到几个垂髫少年,当有少年问他从哪来时,贺知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传诵千年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故乡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贺知章舍宅为观,养老修真。不久后,病逝道观中。
贺知章一生虽无缘宰相,壮志报国,但他在诗上的造诣却也算登峰造极。他是吴中四士之一,饮中八仙之一,又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被称为仙宗十友。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写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有“清谈风流”的美誉,其中《咏柳》和《回乡偶书》更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