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只做27天皇帝却被黑了两千年 成昏君代名词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比较特殊,他在位仅仅27天,即遭废黜,还被后世黑了两千多年,他的名字甚至成为昏君的代名词。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他并非昏庸之辈,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正确,只不过他最终败给了一个人!那么此人是谁呢?他究竟为何被废,为何被黑?
此人就是=之前考古发现的海昏侯刘贺!刘贺在历史上还有两个称谓,昌邑王、汉废帝,加上海昏侯,这三个称呼,可以简短概括其一生。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祖母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北方佳人”李夫人,父亲名叫刘髆,是汉武帝第五子。刘髆死后,刘贺继承昌邑王的爵位,成为汉朝藩王。
公元前74年4月17日,刘贺的命运发生转变, 年轻的汉昭帝病死,而且无子,大将军霍光力排众议,以皇太后的名义,征昌邑王刘贺入京继承皇位。19岁的刘贺一下子从藩王,变成皇帝,他急忙赶赴京城,最终在6月1日接受皇帝的玺、绶,正式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帝。
刘贺虽然成为皇帝,但仅仅在位27天,就被废掉,史称汉废帝。那么刘贺为啥被废呢?当时主张废除刘贺的大臣夏侯胜等人给出的说法是,“(刘贺)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汉书》的作者班固的看法是“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东汉卢植也认为,“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馀,故霍光废之”,可见在当时,以及后世,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刘贺荒淫无道,为非作歹,在位二十七天,干了一千多件坏事,因此霍光废掉昌邑王是理所应当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先来算下,在位二十七天,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出去即位、除的两天,平均一天做45件坏事,这个可能么?既然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不是作恶多端,那究竟是是什么呢?原因就在霍光身上,昌邑王被废,完全是与霍光的一场权力斗争!
首先,霍光扶持昌邑王即位动机不纯。汉昭帝死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但霍光不同意。广陵王刘胥也是武帝当时唯一在世的儿子。但霍光却扶持年仅19岁的昌邑王刘贺。霍光为何这么做呢,主要是广陵王已经四十多岁,有自己的势力,一旦称帝后,必不为霍光所制。相反刘贺只有19岁,年轻缺乏政治经验,容易控制。
其次,对于刘贺,霍光看走眼。霍光以为刘贺是自己拥立的,年纪不大,必然对自己言听计从,接受其操纵,但霍光错了。刘贺即位后,大量任用自己在昌邑国的旧臣,积极扩展自己的势力,完全不受霍光的控制,甚至有人向刘贺建议,除掉霍光,将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最后,废掉刘贺,霍光乾纲独断。刘贺被废,可以完全是霍光一首操纵的,当霍光提出废掉刘贺的主张时,“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当刘贺得知自己被废后,曾想说句话,但霍光十分霸道,“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绶”,还大声吼道:“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
刘贺被废后,霍光拥立刘询为帝,刘询十分聪明,他吸收刘贺的教训,韬光养晦,对霍光十分尊崇,得以保住皇位,等霍光死后,诛灭霍氏一族。刘贺虽然被废为海昏侯,遭到监视,但却得以安享晚年,得以善终,死后还以大量金银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