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为什么让吴起形象坍塌?

白居易

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为什么让吴起形象坍塌?

战争,是人类为了追逐生存资源与利益的一种极端行为。从古至今,战争带给人类的惨痛损失,令人痛心疾首,有“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之说。但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战争却始终如影随形地始终伴随左右。野心家想利用战争掠夺地盘和财富,而善良的人们也被迫通过战争保家卫国。

既然战争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那么,如何在战争中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战胜敌军,获取最后胜利,就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兵法学也就应运而生。兵法,作为古人对战争规律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历来受到军事家们的极度重视。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一个特有名词:“孙吴”。“孙吴”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两个杰出的军事天才,孙武和吴起。他们不仅是善于用兵、屡战屡胜的名将,而且还是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在兵法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

孙武的《孙子兵法》,与吴起的《吴子兵法》,并称为古代兵法的代表作,他们留下的军事思想,也一直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圭阜,沿袭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仍然受到世界各国军事界的广泛重视。

然而,离奇的是,孙武和吴起同为古代军事天才,两人的军事成就和才华不相伯仲,但两人的身后获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孙武被誉为一代兵圣,无论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要远远高于吴起,赢得人们的千年崇敬。

而相比之下,吴起就要落寞得多,人们在肯定他的军事才能的同时,对他的为人却普遍不能认同,评价极低,甚至很多知名历史人物都对吴起进行过毫不留情的口诛笔伐,使得吴起简直声名狼藉,与他的军事才能形成极大反差。

吴起的生活年代略晚于孙武,他是战国时代卫国人,出生在一个富裕之家,“家累千金”。吴起少有大志,渴望干一番出人头地的大事业,但却始终未能如愿。他于是抛家舍业来到鲁国,最终获得鲁国国君信任,成为鲁国大将,从此人生掀开新篇章。

吴起一生先后在鲁国、魏国、楚国任职,他先后指挥三个国家的军队,屡次击败强大不可一世的齐国和秦国,威名赫赫,所向无敌。纵观他一生打过的胜仗,无论是规模、次数、对手的强大程度,都要远远胜过孙武。

而吴起的《吴子兵法》,其军事价值也丝毫不亚于《孙子兵法》,其中的“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用兵之害,生于犹豫,三军之灾,起于狐疑”,“治众如治寡”,都被视为经典的用兵治军格言。

但吴起为什么没能赢得和孙武一样的美名?这要从白居易的一首诗说起。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评价吴起:“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意思是说,当年的大将吴起,母亲死了他却不回家奔丧安排后事,他的心地简直不如飞禽乌鸦,乌鸦还知道反哺之义。

白居易为什么会如此痛斥吴起?原来,《史记》记载,吴起在发迹之前,离开卫国老家来到鲁国,好不容易才得到鲁国国君认可,任命他为武将。但偏赶上这时他的老家来人,告诉他母亲去世了。按照古代惯例,作为儿子的吴起要回家料理后事,并且要守孝三年。但如此一来,他刚刚获得的武将职位自然就要丢弃了。于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富贵,吴起硬着心肠没有回家为母亲办理后事。

在极度重视孝道的古代,吴起的这种行为是绝对不能被许可的。别说他只是一个诸侯小国的武将,日后明朝宰相张居正权倾朝野,母亲死后他没有遵守回家“丁忧”守孝的规矩,差点被文官们骂死,成为一生污点。

因此吴起的这个举动,也被视为贪恋富贵、背弃人伦大道的可耻之举,受到后人一致批判。曹操就曾批评过他“散金求官,母死不归”,明代学者黄道周也曾指责他“吴子忍人,怒诛笑谤,母死不归”。其中数白居易的诗句影响力最大,白居易是著名大诗人,他的诗作流传天下,使得吴起吴起的形象也因此崩塌,他没能赢得后人的认可和美誉,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史料:《史记》《白香山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战争,是人类为了追逐生存资源与利益的一种极端行为。从古至今,战争带给人类的惨痛损失,令人痛心疾首,有“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之说。但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战争却始终如影随形地始终伴随左右。野心家想利用战争掠夺地盘和财富,而善良的人们也被迫通过战争保家卫国。

既然战争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那么,如何在战争中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战胜敌军,获取最后胜利,就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兵法学也就应运而生。兵法,作为古人对战争规律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历来受到军事家们的极度重视。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一个特有名词:“孙吴”。“孙吴”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两个杰出的军事天才,孙武和吴起。他们不仅是善于用兵、屡战屡胜的名将,而且还是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在兵法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

孙武的《孙子兵法》,与吴起的《吴子兵法》,并称为古代兵法的代表作,他们留下的军事思想,也一直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圭阜,沿袭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仍然受到世界各国军事界的广泛重视。

然而,离奇的是,孙武和吴起同为古代军事天才,两人的军事成就和才华不相伯仲,但两人的身后获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孙武被誉为一代兵圣,无论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要远远高于吴起,赢得人们的千年崇敬。

而相比之下,吴起就要落寞得多,人们在肯定他的军事才能的同时,对他的为人却普遍不能认同,评价极低,甚至很多知名历史人物都对吴起进行过毫不留情的口诛笔伐,使得吴起简直声名狼藉,与他的军事才能形成极大反差。

吴起的生活年代略晚于孙武,他是战国时代卫国人,出生在一个富裕之家,“家累千金”。吴起少有大志,渴望干一番出人头地的大事业,但却始终未能如愿。他于是抛家舍业来到鲁国,最终获得鲁国国君信任,成为鲁国大将,从此人生掀开新篇章。

吴起一生先后在鲁国、魏国、楚国任职,他先后指挥三个国家的军队,屡次击败强大不可一世的齐国和秦国,威名赫赫,所向无敌。纵观他一生打过的胜仗,无论是规模、次数、对手的强大程度,都要远远胜过孙武。

而吴起的《吴子兵法》,其军事价值也丝毫不亚于《孙子兵法》,其中的“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用兵之害,生于犹豫,三军之灾,起于狐疑”,“治众如治寡”,都被视为经典的用兵治军格言。

但吴起为什么没能赢得和孙武一样的美名?这要从白居易的一首诗说起。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评价吴起:“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意思是说,当年的大将吴起,母亲死了他却不回家奔丧安排后事,他的心地简直不如飞禽乌鸦,乌鸦还知道反哺之义。

白居易为什么会如此痛斥吴起?原来,《史记》记载,吴起在发迹之前,离开卫国老家来到鲁国,好不容易才得到鲁国国君认可,任命他为武将。但偏赶上这时他的老家来人,告诉他母亲去世了。按照古代惯例,作为儿子的吴起要回家料理后事,并且要守孝三年。但如此一来,他刚刚获得的武将职位自然就要丢弃了。于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富贵,吴起硬着心肠没有回家为母亲办理后事。

在极度重视孝道的古代,吴起的这种行为是绝对不能被许可的。别说他只是一个诸侯小国的武将,日后明朝宰相张居正权倾朝野,母亲死后他没有遵守回家“丁忧”守孝的规矩,差点被文官们骂死,成为一生污点。

因此吴起的这个举动,也被视为贪恋富贵、背弃人伦大道的可耻之举,受到后人一致批判。曹操就曾批评过他“散金求官,母死不归”,明代学者黄道周也曾指责他“吴子忍人,怒诛笑谤,母死不归”。其中数白居易的诗句影响力最大,白居易是著名大诗人,他的诗作流传天下,使得吴起吴起的形象也因此崩塌,他没能赢得后人的认可和美誉,也就顺理成章了。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为什么让吴起形象坍塌?相关内容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