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一生郁郁不得志,却在史诗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也有人把他和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爱情诗与无题诗尤为优美动人。下面跟秋鲜网小编一起知道一下李商隐的故事吧。
据说李商隐的祖上和大唐皇室是宗属,但到了李商隐的时候,家境已经极为清贫。在不到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随着母亲过着艰苦的生活。李商隐是长子,所以一边读书,一边还得想办法撑持门户。在少年时期,他曾“佣书贩舂”,补贴家用。
李商隐聪慧而又好学,“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到了十六岁,就因为擅长古文而小有名气。
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隐迁居洛阳,认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把他招致门下,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令狐绹等人一起学习,亲自教授给他骈体文,并对他赋予生活上的支助,“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后来的几年里,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幕府担任巡官,跟随他前往郓州、太原等地,一面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一面努力学习文章。大和七年(833年),令狐楚调任京职,李商隐离开太原回到家乡,曾在王屋山学道。
李商隐在科场并不得志,屡试不中后,终于在开成二年(837年),靠着令狐绹的延誉得中进士。
开成三年(838年)春,李商隐参加博学宏辞考试没有考中,随后恩师令狐楚去世了。参与料理完丧事不久,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李商隐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作了幕僚。
王茂元也非常赏识李商隐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这桩婚姻却把李商隐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当时朝中,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斗争非常激烈。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令狐楚父子却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婚事被许多人认为是他对刚刚离世的恩师的背叛。
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接着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李商隐在弘农任上并不顺利,因为替死囚减刑受到了上司的责难。李商隐觉得难以忍受屈辱,在第二年辞职去了职务。
直到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才出任秘书省正字一职,但不久就赶上了母亲去世,他只能离职回家守孝。在这期间,他的岳父王茂元也病故了,李商隐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服丧期满后,李商隐回到京城,继续担任秘书省正字。尽管“正字”的品阶很低,但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李商隐积极支持宰相李德裕,希望能够得到重用。但在第二年,唐武宗去世了,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唐宣宗即位,曾经权倾一时的李德裕及其支持者很快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牛党得势。李商隐早已被令狐绹等人视为叛徒,加上他曾支持李德裕的施政纲领,牛党的胜利对他来说依旧是壮志难酬,虽然他的职位低微,几乎都不值得被排挤。
大中元年(847年),应桂管观察使郑亚的邀请,李商隐桂林任职,但不到一年,郑亚就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只能再次回到长安。据说,潦倒之际,他曾写信给故友令狐绹请求帮助,却遭到了拒绝。后来,通过考试,他得到了盩厔县尉这样一个小官职。时间不长,又被调回京城。
大中三年(849年),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的邀请,前去徐州任职。但仅过了一年多,卢弘正就病故了,李商隐只能再一次另谋生路。好在同年秋天,西川节度使柳仲郢向他发出了邀请。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入川赴职。他在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虽然依旧郁郁寡欢,但日子总算过得平淡稳定,他彻底打消了追求功名的想法。
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他特地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却待遇优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呆了两三年后,回到故乡郑州,几年后就病逝了。
李商隐虽然才华出众,也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他一直都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苦苦挣扎,郁郁不得志。伴随着他的,总是低微的官职和渺茫的前途。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落寞的一生。
诗人崔珏在《哭李商隐》(其二)里写道: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概括吧!
但是,这个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人却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盛唐、中唐之后,晚唐诗歌本已显出颓势,而李商隐的独树一帜把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他用自己敏感的心灵,无限的深情,表现出了晚唐士人的苦闷和忧伤,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尤其是那些爱情诗和无题诗,缠绵悱恻,历来为人所传诵。
据蔡居厚的《蔡宽夫诗话》记载: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地说:“希望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李商隐大儿子出世,就取名叫白老,谁知这个儿子却十分蠢笨。倒是后来出世的小儿子十分聪慧,大家都笑着说,如果白居易真来投胎,小儿子才是。
到了北宋,杨亿、刘筠等人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互相以诗唱和,创立了“西昆体”,李商隐成为了一个诗派的宗师。
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常常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比如《马嵬二首》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诗歌对唐玄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宠妃也不能保全的可悲结局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含蓄深沉,意味无穷。再比如这首《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作者对晚唐统治者的崇信佛道妄图长生不老却不恤国事进行了讽刺,同时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李商隐的一些登临咏物之作也往往寄寓了心中的郁闷和不安,被后人认为是杜甫诗风的继承。比如这首《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诗人虽然遭到小人中伤而仕途受阻,但他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讥讽那些小人,充分地体现了坚定的胸怀和奋发的精神。全诗含蓄犀利而又境界阔大,尤其第三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当然,李商隐最著名的还是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这些诗意境缥缈,情思宛转,文辞精美,声调和谐,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比如这首: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还有这首: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在这些诗里,李商隐把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以致于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以理解,所以后人就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