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格奥尔格·毕希纳传奇的一生
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德国剧作家。1813年10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7年2月19日卒于苏黎士。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读医学,参加当地民主运动,接触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34年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命组织"人权协会",秘密发行政治小册子《黑森信使》,被称为《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文献。该文采用阶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指出黑森不存在工业无产阶级,农民是革命主力,提出"给茅屋以和平,给王宫以战争"的口号。由于有人告密被通缉。1835年被迫逃往施特拉斯堡,后转往瑞士,任苏黎世大学讲师。主要剧作有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丹东之死》、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悲剧《沃伊采克》和中篇小说《棱茨》。
德国诗人。生于宾根附近的比德斯海姆,父亲是酒商。他曾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艺术史,并多次到欧洲旅行。结识了马拉梅、魏尔兰、纪德和罗丹等。1892年创办文艺刊物《艺术之页》。1900年起在柏林、慕尼黑、海得尔堡等地过着脱离现实的生活。他不愿与法西斯合流,1933年去瑞士,同年在洛迦诺附近的米努西奥逝世。
思想
格奥尔格是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潮流的主要代表。他反对1890年前后在德国兴起的自然主义,把法国的象征主义奉为创作的榜样。他的作品主要是诗歌,诗集有《颂歌》(1890)、《朝圣》(1891)、《阿尔加巴尔》(1892)、《心灵之年》(1897)、《第七枚戒指》(1907)、《新的帝国》(1928)等。他的诗追求形式美,他认为这是艺术真正价值之所在。他的诗有反理性反人道的倾向。这种唯美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艺术主张和思想倾向,曾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赞赏,因而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文学史上称之为"格奥尔格派",它的宗旨是通过创造严格的诗的美来振兴德国的文明。这个集团有作家沃尔夫斯凯尔、海泽勒和文学评论家贡多尔夫、沃尔特斯等。霍夫曼斯塔尔也曾一度与他们接近。格奥尔格在政治上虽没有同德国法西斯同流合污,但法西斯的宣传机构仍然利用他的思想为第三帝国服务。
传奇一生
学习时代
格奥尔格儿童时代就表现出很强的社交能力,例如:他能在和同伴的游玩中说服小伙伴让他一直做国王,其他人作臣仆,而不是按常规,轮流坐庄。格奥尔格的中学时代(1882-1888)在位于达姆施塔特的、具有严格人文主义传统的路德维希-格奥尔格-文理中学度过。他后来的挚友克莱因(Karl August Klein,186?-1952)、7)沃尔夫斯凯(Karl Wolfskehl,1869-1948)、贡多尔夫(Friedrich Gundolf,1880-1931)等人也在该校其他年级。格奥尔格对按部就班的学习兴趣不大,成绩平平,惟独对语言学习情有独钟。他积极参加各种语言课程,并开始阅读当时的世界名著原文。他还和朋友创办了一份"排斥宗教和政治内容"的校园刊物《玫瑰和飞薕》(Rosen und Disteln,1887)。
1888年,中学毕业的格奥尔格开始漫游欧洲。他先在伦敦呆了半年,受到那里盛行的世界主义思想的影响。当年冬天,他在瑞士。次年早春,他到了意大利北部。5月,他终于到达人生最重要的一站--巴黎。到巴黎之前,他虽然已经开始写诗,也有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但一直未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经朋友引荐,他结识了法国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和魏尔伦,后来还拜见过罗丹。此外,他还到过荷兰和比利时,认识了荷兰诗人费尔维(Albert Verwey,1865-1937)。回国后,格奥尔格起初在柏林上大学(1889-1891),主修哲学、日耳曼学和法国学。此间,他与克莱因交好,从此有了一位长期而忠实的朋友。
爱情经历
格奥尔格一生爱过的唯一一个女人,可能是他1892年在宾根认识的伊达·科布伦茨(Ida Coblenz,1870-1942)。格奥尔格把她唤作"伊丝"(ISI),并为她写过一些诗。这个女子妩媚迷人、精神饱满,一度是他渴望的"世界"。后来,"伊丝"先是嫁做商人妇,遭受一段不幸的婚姻之后,改嫁自然主义作家戴默尔(Richard Dehmel, 1863-1920)。由于厌恶戴默尔,1896年起,格奥尔格中止了与科布伦茨的联系。
大学中辍的格奥尔格从未寻求也不曾担任过任何藉以谋生的社会职位。他既无家室,也无房产,终生过着无拘无束的漫游和寄宿生活,处于一种精神上的"游牧状态"。可以说,无论在艺术和生活上,他都达到了千百年来无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那种自由、自治的生活。就此而言,格奥尔格无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特立独行的人,一个与现实生活可以说完全"绝缘"的人。但他又绝非那类比比皆是的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离群索居的诗人。对于格奥尔格,那种"独行独唱独嗟哦"的诗人生活是不可想象的--他最需要、也最不缺少的就是朋友,包括他的崇拜者、追随者和学生。就是这些人组成了格奥尔格的"朋友圈"(Frendes-Kreis),史称"格奥尔格圈"(George-Kreis)。
其实,所谓"格奥尔格圈",简言之就是他的朋友圈,是他的精神赖以为生的"小社会",是由络绎不绝的朋友、崇拜者、追随者和学生们自愿以他为核心组成的不止一个的"圈子"(Kreis)。这些圈子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危机也与他相伴一生。事实上,要理解格奥尔格中学毕业以后的生活和创作,就不可能也不应该不讲格奥尔格圈,因为它对格奥尔格的生活和创作的具有决定性意义,以至于格奥尔格的生活和作品之间那种"不可拆解的交织与融合"关系在德国文学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大约在格奥尔格漫游欧洲之后,格奥尔格圈就开始形成。起初的一批朋友大都是他的同龄人,是清一色的世界主义者,具有强烈的欧洲意识。在年龄上,格奥尔格圈内的人主要包括三代:他的同龄人,他的下一辈和第三代。在时间上,格奥尔格圈的存在时间大致从1891到1933年。在数量上,格奥尔格圈的核心成员、外围成员,加上一些与格奥尔格有特殊关系的人,前前后后总共不下百人。从职业和身份上看,其主要成员大都是诗人、作家、学者、教授、艺术家。从国籍上看,他们主要来自德国、奥地利、荷兰、波兰、比利时。这些成员在格奥尔格圈内的时间或长或短,有少数人与格奥尔格保持着终生友谊,只有极少数属于核心成员,也有一些成员后来模仿格奥尔格建立了自己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