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代诗人张巡介绍,张巡诗集代表作,诗人作者张巡最著名的诗

诗词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唐代诗人张巡

张巡,蒲州河东人。开元末,举进士第三,以书判拔萃入等。天宝中,为真源令。禄山之乱,巡起兵讨贼。后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婴城固守经年,乏食,城陷死之。巡博通群书,为文操纸笔立就。有《谢金吾表》云:"想峨眉之碧峰,豫游西蜀;追绿耳于悬圃,保寿南山。臣被围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馀战。当臣效命之时,是贼灭亡之日。"文辞悲壮,读者哀之。诗二首。

张巡诗人介绍

张巡,(708年--757年),汉族,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说唐南阳邓州人,(关于张巡籍贯,《旧唐书》本传载为蒲州河东,《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旧唐书》早出,应以为准。后人也多采《旧唐书》所载,如《全唐诗》、乐史《太平环宇记》即是)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年),卒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据说死后被追封为“通真三太子”。

生平

张巡是“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张巡祖籍蒲州河东(今山西芮城),出生于河南南阳邓州。他从小就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文不打草稿,落笔成章,长成后有才干,讲气节,倾财好施,扶危济困。安史之乱时,张巡誓死守卫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他虽为文官,但精通兵法,屡次击败叛军,但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睢阳。张巡殉国时,身首支离,芮城、邓州和睢阳三地皆招魂而葬。据说他死后被追封为“通真三太子”。

张巡于开元(713——741年)末中进士第三名,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天宝年间(742——755年),调授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任期满后回京。当时,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执掌朝政,权势显赫,留京待迁的官员纷纷走杨国忠的门路。这时有人劝张巡去拜见杨国忠,但被他拒绝了。因不愿阿附权贵,尽管他政绩突出也未能迁升高官。不久,他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真源地处中原,豪强地主很多,他们与官府相勾结而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其中以官僚豪强华南金最为横暴,当地人称“南金口,明府手”。张巡到真源之前对华南金即有所耳闻,及他一上任即将华南金关押起来,然后依法惩杀。之后,赦其党羽,威恩并施,从此人人向善,莫敢违法。张巡为政简约,人民安居乐业。

关于张巡

唐代 诗人 张巡最有名的诗 有哪些?

唐代 诗人 张巡最有名的诗 包括:

《守睢阳作》《闻笛》。

张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张巡 是 唐代 诗人。

张巡的诗词代表作有哪些?
张巡的作品及简介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