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裕之《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古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农家望晴》原文

农家望晴》雍裕之

【原文】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农家望晴古诗翻译

农家望晴》诗意讲解

【注释】:

正当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农谚。提起这样的农谚,显然与眼前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多少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之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自然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近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尤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此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人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想到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人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此诗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绝体小,意象须集中,须使人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此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读者却不难感到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就在不言之中。

(周啸天)

农家望晴》相关问答

唐朝 古诗 农家望晴 的诗人是谁?

唐朝 古诗 农家望晴 的诗作者是 雍裕之

古诗 农家望晴 全诗多少字?

古诗 农家望晴 全诗共28字。

尝闻秦地西风雨的下一句是什么?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诗句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是哪首诗?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出自 唐朝 古诗 《农家望晴》。

《农家望晴》诗集
《农家望晴》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