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查询
《青玉案》欧阳修
【原文】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唯有归来是。欧阳修《青玉案》介绍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此词上片侧重写春愁,下片侧重写乡思,反映了作者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全词语言自然浑成,浅显易懂;句式错落有致,构思独特;情感真挚深沉,含蓄婉转。《青玉案》注释
都来:算来。几:若干、多少。三之二:三分之二。红嫣:红艳、浓丽的花朵。浑可事:都是愉快的事。浑,全。可事,可心的乐事。长安:指开封汴梁。争似:怎像。家山:家乡的山,指故乡。不枉:不要冤枉、不怪。是:正确。欧阳修《青玉案》翻译
一年的春光算来能占几分?到如今早过了三分之二。绿叶葱翠红花娇艳都是乐事。可是在绿杨婆娑的庭院中,在暖风吹动的帘幕下,却有个人忧心忡忡面容憔悴。就算是天天在长安买花载酒,又哪能比得上在故乡山里观赏桃李?不要怪春风吹落异乡人的眼泪,相思之情难以表白,梦魂也飘忽无依,只有回到家乡才称心如意。《青玉案》赏析
这是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全词的大意是:春日里,花红柳绿,本是最教人心悦神怡;可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东风吹起,词人却忍不住泪点垂滴。此词上片写主人公独自赏春而伤怀。起笔突兀,先提出疑问:“一年春光算来能占几分?”接着自问自答:三分春色,早已过了三分之二,直接抒发伤春的感慨。词中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再没有让人赏心悦目的事了,这样的时刻更应该好好把握,及时行乐。“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三句层层推进,穿过庭院,揭开帘幕,现出一个憔悴之人。可此人憔悴的原因,词人没有说明,把答案留到了下文。下片抒情,侧重写乡思。过片两句中,“长安买花”和“家山桃李”两种事物对比鲜明,表达了词人对故园的思念,这是对上文的回答。接下来三句紧承上文,东风本是无辜的,行客之所以落泪只是因为思念家乡的缘故,可见乡愁之浓。最后一句是词人决心回家的宣言,思乡不已,梦乡不遇,最后决定唯有归去才是,反映了作者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把思乡的感情推向高潮。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动人心魄。“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揭明伤春落泪乃在作者内心相思情切,连魂灵都日思夜梦“家山桃李”,虽说是空幻无据。春风吹泪,不过是郁于心而形于面而已。抒情真切,富人情味。最后以“惟有归来是”结尾,表示了作者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流露出对仕途迁延的厌倦。换头两句运用的是比兴手法,“买花载酒”指结交名妓,“家山桃李”指家中娇妻。后半片主要是抒怀人、思归之情,婉转缠绵,与前半片入目景相融汇。全词触景生情,还必须思自近及远,以花为结构与情蕴之脉络,构思新巧,心理刻划深曲婉转。问宋 青玉案 的作者是谁?
答宋 青玉案 的作者是 欧阳修。
问古诗 青玉案 全文多少字?
答古诗 青玉案 全文共67字。
问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出自哪首诗?
答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出自 宋 欧阳修《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