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寒食雨(其一)》翻译注释及赏析

古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寒食雨(其一)》全文

寒食雨(其一)苏轼

【原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寒食雨(其一)简介

苏轼《寒食雨(其一)》介绍

《寒食雨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写淫雨、海棠之景,把思想情感形象化,以抒发贬徒身世之情。第二首诗除展现宋代寒食的节令风俗外,更将寒食节雨、寒食节独特的文化意象和人文精神,与东坡的身世遭遇紧密结合。这两首诗反映作者谪居黄州时痛苦、压抑甚至是绝望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他的人生中现实与理想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此为第一首,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说:“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且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这首诗后段对海棠花谢的叹惋,也正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他对横遭苦雨摧折而凋落的海棠,以“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的绝妙比喻,正是对自己横遭政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命运的借喻。
苏轼寒食雨(其一)注释

寒食雨(其一)》注释

寒食:旧历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两月”句:言两月来雨多春寒,萧瑟如秋。胭脂雪:指海棠花瓣。“暗中”两句:《庄子·大宗师》:“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用以喻海棠花谢,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负去。何殊:何异。
寒食雨(其一)翻译

苏轼《寒食雨(其一)》翻译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寒食雨(其一)评价

苏轼《寒食雨(其一)》点评

汪韩师《苏诗选评笺释》:起四句乃先极荒凉之境,移村落小景以作官舍,情况大可想矣。陈衍《宋诗精华录》:与《郓州新堂二首》皆次首胜。
寒食雨(其一)》相关问答

寒食雨(其一) 的作者是谁?

宋 寒食雨(其一) 的作者是 苏轼

古诗 寒食雨(其一) 全文多少字?

古诗 寒食雨(其一) 全文共60字。

自我来黄州下一句是什么?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出自哪首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出自 宋 苏轼《寒食雨(其一)》。

苏轼的作品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