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君难托》翻译注释及赏析

古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君难托》全文

君难托王安石

【原文】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君难托简介

王安石《君难托》介绍

王安石的这首怨苦诗写得通俗易懂,而又缠绵悱恻,哀怨幽深。通过一位遭受遗弃的女子的悲诉,刻画出一个多情善良的女子,在被弃後仍然不忘旧情;对比之下,男子的变心就显得更加残忍无情,包含了对那些任意摧残妇女的负心男子的谴责。全诗都是这位弃妇的独白。她先以朝开暮坠的槿花为喻,自己的命运又和它有什么区别呢?这一比喻一开始便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而朝开暮坠,更反映出变化反复之快。接着便展开回忆:起初昔日相逢,都是青春年少,两人一见钟情,相互喜悦;男欢女爱到了极致,真不知谁的情感更为真诚浓烈。“两情未许谁最先”,可以想见其爱之深、之切、之浓。她终于被他的缠绵的情意感动,嫁给了他,为他操持家中生活,备尝辛苦。由此也可想象她的渐渐憔悴、衰老。果然,不久丈夫变心了。表面看来他是因听信谗言而立即休弃了妻子。但事实并非如此。假如这位丈夫真是十分疼爱妻子,区区谗言能使他们分离吗?如此看来,人事翻覆,不是谁能知,而是必然的结果。从“两情未许谁最先”到“谗言入耳须臾离”,前後转变,何等急剧,态度对比,又是何等强烈!活生生的事实使她非常伤心,看着昔日嫁时的罗衣,她感到悔恨,羞于再穿;她终于明白,像这样喜新厌旧、反复无常的人是无法寄托终身的。然而传统的中国女子是多么痴情啊,她即使知道丈夫并不可靠,但她仍念念不忘昔日他们之间的誓约。应当说这位弃妇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她的命运、她的性格,代表了整个封建社会里,广大不能主宰自己命运妇女的共同特征。读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位忠实于爱情,勤劳朴素,却又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又不甘于这种命运的传统妇女的形象。这首诗写出了封建时代的妇女爱情生活毫无保障,就像朝开暮谢的槿花那样,随时会遭到摧折,反映了妇女深受迫害和凌辱的同时,对那些负心汉表示了鄙视的态度。全诗从比兴开始,以叙述展开,情意深厚婉曲;同时运用前後对比手法,对照强烈;诗的语言质朴,颇具民歌特色,值得吟味。
王安石君难托注释

君难托》注释

君难托:很难把什么托付给你,意思是你很靠不住。槿(jin)花:锦癸科植物。早上开花,晚上就萎谢了。所以古代文人多用来比喻夫妇之间不能长久的爱情。还:就。坠:凋落下来。妾身:古代妇女的自我谦称,一般在对男子说话时用。宁:岂,难道。独: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昔:过去,从前。俱:都是。未许:没有肯定的答案,设有定论。先:此处指感情更深。绸缪:缠绕,这里形容感情融洽。逐君去:跟随你去家计:家庭生计,生活。良:实在。人事:人情。反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事情变化多端。须臾:片刻。一会儿。离:抛弃,丢弃。罗衣:绢帛做的衣服。更著:再穿。悟:醒悟,明白过来。旧时约:从前的誓约。
君难托翻译

王安石《君难托》翻译

槿花早晨开放黄昏时就已凋谢,我的命运与花难道有什么差异。回忆过去相逢时都在青春年华,两情没有确定是谁最先提及?为你的缠绵情意所感动我就随你而去,替你操持家计而辛苦不息。人事的翻覆变化哪能预先想到?你听信诽谤之言不多久就将我离弃。出嫁时的罗衣我羞于再穿,如今才觉悟你不可依托悔之莫及。你虽然不可信托啊,当初的海誓山盟我还是不能忘记!
君难托评价

王安石《君难托》点评

南宋·蔡正孙:王安石参政後,劝宋神宗变风俗,立法度。神宗决心求治,十分信任他,王安石亦极感激,知无不为。後罢相,吕惠卿欲破坏其法,张堮、邓绾等更相互倾扎。後来神宗虽再招王安石秉政,但他求退之意已切,遂以使臣罢判江宁府。此诗疑此时作也。清·沈钦韩:祥此诗则安石怨望之意显然。
君难托》相关问答

君难托 的作者是谁?

宋 君难托 的作者是 王安石

古诗 君难托 全文多少字?

古诗 君难托 全文共80字。

槿花朝开暮还坠下一句是什么?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出自哪首诗?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出自 宋 王安石《君难托》。

王安石的作品
《君难托》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