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翻译注释及赏析

古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全文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苏轼

【原文】

千古龙蟠幷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驾飞车淩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简介

苏轼《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介绍

《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是北宋词人苏轼于元丰年间自黄州移汝州过金陵时送别江宁知府王胜之所做的送别词。上阕概要地叙述了金陵的地理形式和历史变迁,着重描绘金陵百姓在蒙蒙细雨中送别王胜之的难舍难分之情。下阕用游仙的比喻来称赞王胜之的高洁,以金陵算不得理想居地来宽慰王胜之,用语戏谑,笔意轻灵。在这首作品中,词人送别酬唱的生活实景以及情感体验成为词作着力表现的主题。词人个体的生活体验进入词作表现的领域。与此同时,景物在词作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作用明显弱化。一方面,词中的景致不再是晏词中泛化、类型化的水乡风物,而是词人身之所历、眼之所见的现实的风景;另一方面,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景物不再是作品中的主导性部分,而是人物眼中之景、心中之景,带有鲜明的人物活动的印记和影响。从苏轼开始的以词作抒写主体独特的生命历程以及情感体验的创作方向,为后世众多的词人继承和沿袭。随着创作的不断丰富,词作中也融入了更复杂、多元的情感内涵。其中最集中、最响亮的声音是对功名的否定和对沉溺于功名之中的生存方式的反思,如“功名薄似风前絮”、“守定微官真个错”、“世上功名翻覆手”、“名利场中空扰扰”等,便属此类歌咏。其次,与薄宦功名相伴而来的是对羁旅之愁和思家之念的倾诉,以及亲友离别的悲伤,如“征尘万里伤怀抱”、“故园凝望空流泪”、“那堪送客江头路”、“忆昔故人为侣伴,而今怎奈成疏间”等,便属这类情怀的抒发。此外,归隐之愿的表达亦屡屡见诸笔端,如“从今莫负云山约”、“此身甘被烟霞锢”、“林泉况味终须好”等。
苏轼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注释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注释

“千古龙蟠幷虎踞”句:金陵古城是许多帝王的都城。相传汉末刘备使诸葛亮至金陵,谓孙权曰:“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李白《永王东巡歌》:“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蟠,或作“盘”,从:与、跟。古时有数代帝王在金陵建都,故作者有“兴亡处”之喻。“芳草渡”句,因王益柔为官清廉,有声望,所以说“留公住”。“红鸾骖乘青鸾驭”句:因王益柔为龙图阁直学士。所以作者有此比喻。鸾,传说中风凰一类的鸟;骖,指在车两侧驾御;驭,指在车中驾御。白鹭洲:在金陵城西门外,被秦淮河与长江围着。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翻译

苏轼《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翻译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千古金陵引起人怀归的思绪。难得陪同你凭吊这历经沧桑的兴亡之地。斜风渺渺,细雨漾濠,弥散着一片别情离愁。难忘这芳草渡口,江南父老依依惜别,恳切地把你挽留。且莫伤怀,在我的想象中,你驾着飞车穿越多彩的云霞,仙游似地以鸾鸟为陪乘者,一路凌风驭虚而来。却讶异这里的沙洲,居然名之为白鹭,并不是适宜的栖居地。于是,翩翩然未曾歇翅,还是向别处飞去。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评价

苏轼《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点评

元朝翰林编修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甲子七年,赏心亭送胜之作《渔家傲》。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相关问答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 的作者是谁?

宋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 的作者是 苏轼

古诗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 全文多少字?

古诗 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 全文共62字。

千古龙蟠幷虎踞下一句是什么?

千古龙蟠幷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

千古龙蟠幷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出自哪首诗?

千古龙蟠幷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 出自 宋 苏轼《渔家傲 · 千古龙蟠幷虎踞》。

苏轼的作品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