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清平调(其三)》翻译注释及赏析

古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查询范围:    

《清平调(其三)》全文

清平调(其三)李白

【原文】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清平调(其三)简介

李白《清平调(其三)》介绍

此诗为李白《清平调》组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
李白清平调(其三)注释

清平调(其三)》注释

名花:牡丹花。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解释:了解,体会。释,一作“识”。春风:指唐玄宗。。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清平调(其三)翻译

李白《清平调(其三)》翻译

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
清平调(其三)评价

李白《清平调(其三)》点评

《唐诗直解》:四出媚态,不以刻意工,亦非刻意所能工。《诗薮》:“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解释东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崔鲁、李白同咏玉环事,崔则意极精工,李则语由信笔,然不堪并论者,直是气象不同。《唐诗解》:太白于极欢之际,加一“恨”字,意甚不浅。《汇编唐诗十集》:唐云:三诗俱铄金石,此篇更胜。字字得沉香亭真境。《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同敬曰:“带笑”字下得有情,第三句描贵妃心事。《唐诗摘钞》:释恨即从“带笑”来。本无恨可释,而云然者,即《左传》(野太子申生):“君非姬氏(指鲡姬),居不安,食不饱”之意。《增订唐诗摘钞》:婉腻动人,“解释”句情多韵多。《古唐诗合解》:此章方写唐皇同妃子同赏木芍药。《唐诗别裁》:本岂释天户之愁恨,托以“春风”,措词微婉。《诗法易简录》:此首乃实赋其事而结归明皇也。只“两相欢”三字,直写出美人绝代风神,并写得花亦栩栩欲活,所谓诗中有魂,第三句承次句,末句应首句,章法最佳。《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旖旎动人。锦心绣口。《唐人绝句精华》:第三首总结,点明名花、妃子皆能长邀帝宠者,以能“舞释存风无限恨”也。
清平调(其三)》相关问答

清平调(其三) 的作者是谁?

唐 清平调(其三) 的作者是 李白

古诗 清平调(其三) 全文多少字?

古诗 清平调(其三) 全文共28字。

名花倾国两相欢下一句是什么?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出自哪首诗?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出自 唐 李白《清平调(其三)》。

李白的作品
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经典诗词大全
 
必背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