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欲夹太阳飞,独柱擎天力弗支。
北海风沙漫汉节,浯溪烟雨暗唐碑。
书空已恨天时去,惜往徒怀国士知。
抱膝对人复何语,纷纷坐冢卧为尸。
曹穆新声和者稀,如今妙手属天支。
转关濩索都传得,想见飞凰舞绿丝。
蹭蹬今如此,沉绵不复支。
心随形共悴,年与智俱衰。
雨急孤灯暗,云深断雁悲。
旧书空满架,惆怅负明时。
门人曾不有提弥,连嗾呀呀孰敢支。
临难若教无苟免,乱朝争那以獒为。
葱岭秋尘起,全军取月支。山川引行阵,蕃汉列旌旗。
转战疲兵少,孤城外救迟。边人逢圣代,不见偃戈时。
微雪军将出,吹笳天未明。观兵登古戍,斩将对双旌。
分阵瞻山势,潜兵制马鸣。如今青史上,已有灭胡名。
单于骄爱猎,放火到军城。乘月调新马,防秋置远营。
空山朱戟影,寒碛铁衣声。度水逢胡说,沙阴有伏兵。
漫道年来未极衰,穷途憔悴实难支。
半分臂减休文瘦,七尺躯存曼倩饥。
尚忆青衫陪众隽,宁期白首负明时!悠然万里烟波兴,除却沙鸥总不知。
珠箔轻明拂玉墀,
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
终谴君王怒偃师。
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奇支。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
昼漏犹怜永,丛兰未觉衰。疏篁巢翡翠,折苇覆鸬鹚。
对酒襟怀旷,围棋旨趣迟。景皆随所尚,物各遂其宜。
道与时相会,才非世所羁。赋诗贻座客,秋事尔何悲。
巍然勋业历台司。一柱尽能支。报国与忧时。怎瞒得、星星鬓丝。龙门山色,滦河云影,添入介眉诗。沉醉莫推辞。趁秋满、天香桂枝。
圣朝未许领丛祠,拥褐清羸不自支。
邓禹有灵应笑拙,周公无梦固知衰。
得闲要及身安日,到死应无睡足时。
七百日来尘满抱,今朝湔祓有新诗。
白首征西将,犹能射戟支。元戎选部曲,军吏换旌旗。
逐虏招降远,开边旧垒移。重收陇外地,应似汉家时。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空馀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王公权家荔支绿,廖致平家绿荔支。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拨醅蒲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
王公权家荔支绿,廖致平家绿荔支。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拨醅蒲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
茉莉吟余又木犀,碧瑶叶底露金支。
从今日日须搜句,莫遣砚池生网丝。
烦君索我诗,我诗老不支。
因君为作气,竟亦不能奇。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雨霁花无几,愁多酒不支。
凄凉数声笛,零乱一枰棋,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
何人知壮士,击筑有余悲!
汉字支的释义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branchless bamboo]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枝条。后作“枝” [branch]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支叶茂接。――《汉书》
以畅其支。――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分支 [branch;offshoot]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支zhī
⒈撑持:~持。~撑。~柱。~架。~帐篷。独木难~。
⒉从总体分出的部分:~店。~流。分~。铁路~线。
⒊援助:~援。~助。
⒋供给,领取或付出:~应。~给。~取。~付。
⒌借故使人离开:你去把他们~走。
⒍量词:两~军队。四~钢笔。三~纱的棉线。
⒎[支使]差遣使唤。
⒏[支配]
①调度安排。
②对人或事物起主导和控制的作用。
⒐[支票]向银行提取存款的票据。
⒑[支解]也作"枝解"。〈古〉分解肢体的酷刑。借指分裂、宰割某个整体。
⒒[支离]
①残缺不全:~离破碎。
②散乱:言语~离。
⒓[支吾]用含混的话塘塞、应付:~吾其词。你~~吾吾干什么?
⒔〈古〉同"枝"、"肢":~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