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上花初发,公应日日来。丁宁红与紫,慎莫一时开。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
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若披兰叶检,□□□□□。
源向春城花几重,江明深翠引诸峰。
与君醉失松溪路,山馆寥寥传暝钟。
源泉混混出虚岩,桑者閒閒人已蚕。
剪韭不妨千取百,种瓜且喜二生三。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振翮凌霜吹,正月伫天浔。回镳凌翠壑,飞轸控青岑。
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
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萧萧离俗影,扰扰望乡心。
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源上拂桃烧水发,江边吹杏暗园开。
可怜半死龙门树,懊恼春风作底来。
*源*发,衍庆自灵长。圣运日隆昌。震闱显册遵彝典,基绪焕重光。拣时庙见严昭报,礼乐粲成章。精诚潜格神明助,福禄永无疆。一首鼓吹导引曲,据大金国志,乃翰林邢具瞻作。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
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
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
莫为歌诗能数眯,圣朝终要颂华勋。
汉字源的释义
源〈名〉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fountain head;source of a river]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来源;根源 [origin;source;cause]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
源yuán
⒈水流开始流出的地方:泉~。河~。涓涓~水。饮水思~。
⒉事物的开始,根由:起~。病~。万物之~。
⒊[源源]〈喻〉连续不断:~ ~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