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情向者未全忘,洗以萦帘一缕香。
得失故应常浩浩,是非正可付苍苍。
残蝉不断知秋近,双燕归来伴昼长。
谁识龟堂新力量,东家却笑接舆狂。
俗物常偪塞,令人眼生白。
永怀洛阳人,谈诗论画壁。
青山吐秋月,阻作南楼客。
但歌靡盐诗,赏此无瑕璧。
俗事驱人挽不回,经年无地濯氛埃。
酒酣稍觉客愁破,睡觉忽闻山雨来。
窗外树寒无鸟宿,壼中水暖有梅开。
五更欲起先惆怅,烛下文书已作堆。
俗归停驭重徘徊,破费林间雪一杯。
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时节约重来。
俗吏闲居少,同人会面难。偶随香署客,来访竹林欢。
暮馆花微落,春城雨暂寒。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
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
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
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
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
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
俗学方哗世,遗经寖已微。
斯文未云丧,吾道岂其非。
拔本宁余力,迷途幸识归。
新凉起衰疾,灯火耿郊扉。
俗尘浮垢闭禅关,百岁身心几日闲。
安得此生同草木,无营长在四时间。
俗务相仍何日了,纷纷百绪千头。空教萦绕似遭囚。情知鸥与鹭,亦解替人羞。春晓拂衣随父老,扶携寻壑经丘。本无肥马衣轻裘。闲身元自在,不问几宜休。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
身贱难酬知己恩。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俗缘已断宁容续,幽事虽多不厌增。
折简迎医看病鹿,舂粳炊饭供游僧。
俗驾不可到,有地岙中小。
回回别涧通,宛宛连岗绕。
人家陵谷暗,不见旭光晓。
东作起炊藜,惟应候啼鸟。¤
俗子俗到骨,一揖已溷人;不知此曹面,何处得许尘?我非作崖堑,汝自不可亲。
道途逢使君,令我生精神。
顿增江山丽,更觉风月新。
对床得晤语,倾倒夜达晨。
亟起忘缚裤,小醉或堕巾。
缭出锦城南,问讯江梅春。
煎茶憩野店,唤船截烟津。
凄凉吊废苑,萧散夸闲身。
暮归度略彴,月出水鳞鳞。
思君去已远,此会何由频。
俗归停驭重徘徊,破费林间雪一杯。
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时节约重来。
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黄生後来秀,纯茂静者徒。
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
人事已好乖,可复自作疏。
子虽向人懒,胜处不可孤。
迨此田事休,仍当寒雨余。
深知阻泥泞,步屐意何如。
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
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
城东陈盂公,久阔今何如。
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
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
似闻有老眼,能作荐鹗书。
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
俗子避形影,僧家共往还。
高谈犯时忌,妙语发天悭。
霜后思新橘,梦中归故山。
何时免奔走,终老白云关。
俗士胸中数斛尘,此君偃蹇不相亲。
当年曾识子猷面,大令今来是故人。
俗事常妨把一杯,等闲开过小园梅。
自伤惟有寻春梦,百舌无情又唤回。
汉字俗的释义
俗
(形声。从人,谷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custom]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
俗sú
⒈风俗:土~。移风易~。
⒉民间的,习见的,大众化的:~语。通~易懂。
⒊低级趣味的,令人讨厌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区别于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