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诗词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高堂见生鹘, 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 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 功刮造化窟。 写作神骏姿, 充君眼中物。 乌鹊满樛枝, 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 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 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 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 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 顾步独纡郁。有时误入千人丛,自觉一身横突兀
一斗之胆撑脏腑, 如磥之筋碍臂骨。 有时误入千人丛, 自觉一身横突兀。 当今四海无烟尘, 胸襟被压不得伸。 冻枭残虿我不取, 污我匣里青蛇鳞。兀的解释
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towering and level]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bald]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utterly ignorant]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unstable]。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独立 [independent]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兀自]还,尚:~自坐着。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