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诗词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夕照红于烧, 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 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 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 未老已深谙。宰嚭一言终杀伍,大夫七事只须三
犹来吴越尽须惭, 背德违盟又信谗。 宰嚭一言终杀伍, 大夫七事只须三。 功成献寿歌飘雪, 谁爱扁舟水似蓝。 今日雄图又何在, 野花香径鸟喃喃。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耳根得听琴初畅, 心地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 应言四乐不言三。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门底秋苔嫩似蓝, 此中消息兴何堪。 乱离偷过九月九, 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 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 胡雁背风飞向南。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
漠漠春阴酒半酣。 风透春衫, 雨透春衫。 人家蚕事欲眠三。 桑满筐篮, 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 樯燕呢喃, 梁燕呢喃。 篝灯强把锦书看。 人在江南, 心在江南。花枝似雪春虽半,桂魄如眉日始三
便返城闉尚未甘, 更从山北到山南。 花枝似雪春虽半, 桂魄如眉日始三。 松盖遮门寒黯黯, 柳丝妨路翠毵毵。 登临莫怪偏留恋, 游宦多年事事谙。正坐久,主客成三
又见花阴如水, 两心犹未平。 正坐久、主客成三, 空无语、影落楸枰。 千年人间事业, 垂成处、一著容易倾。 便解围、小住何妨, 机锋在, 瞬息天又明。 甚似汉吴对营。 纷纷不了, 孤光照彻连城。 又似残星, 向零落, 有余情。 姮娥笑人迟暮, 念才力, 底须争。 从亏又成。 何人正听隔壁声。若为重入华阳院,病鬓愁心四十三
忆昔初年三十二, 当时秋思已难堪。 若为重入华阳院, 病鬓愁心四十三。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昔时王者皆通四,近见君王只好三
戏问将何对所耽, 滑稽无骨是常谭。 昔时王者皆通四, 近见君王只好三。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
娶妻生子复生男, 独有君家众所谈。 荀氏八龙唯欠一, 桓山四凤已过三。 他时干蛊声名著, 今日悬弧宴乐酣。 谁道众贤能继体, 须知个个出于蓝。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寄蹇浑成迹, 经年滞杜南。 价轻犹有二, 足刖已过三。 鸡肋曹公忿, 猪肝仲叔惭。 会应谋避地, 依约近禅庵。何处碧云衫,映溪才两三
和风暖日西郊路。 游人又踏青山去。 何处碧云衫。 映溪才两三。 疏松分翠黛。 故作羞春态。 回首杏烟消。 月明归渡桥。倚翻灯脂污张五,还来啮带报韩三
台中鼠子直须谙, 信足跳梁上壁龛。 倚翻灯脂污张五, 还来啮带报韩三。 莫浪语, 直王相。 大家必若赐金龟, 卖却猫儿相报赏。山北与山南,行歌或再三
春来晴雨常相半。 水光风力花撩乱。 山北与山南。 行歌或再三。 诵君诗过日。 才大真盘屈。 寿我敢言酬。 相望亦饮不。三的解释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
三sàn 1.多次;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