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诗词
俗人知处所,应为有桃花
掩霭愚公谷, 萧寥羽客家。 俗人知处所, 应为有桃花。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稀
兀兀山行无处归, 山中猛虎识棕衣。 俗客欲寻应不遇, 云溪道士见犹稀。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九日山僧院, 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 谁解助茶香。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苍然两片石, 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 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 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 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 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 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 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 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 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 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 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 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 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 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 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 许我为三友。俗眼暂惊相见日,疑心未测几时人
不知仙客占青春, 肌骨才教称两旬。 俗眼暂惊相见日, 疑心未测几时人。 闲推甲子经何代, 笑说浮生老此身。 残药倘能沾朽质, 愿将霄汉永为邻。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
树深藤老竹回环, 石壁重重锦翠斑。 俗客看来犹解爱, 忙人到此亦须闲。 况当霁景凉风后, 如在千岩万壑间。 黄绮更归何处去, 洛阳城内有商山。俗眼不知青琐贵,江头争看碧油新
属城甘雨几经春, 圣主全分付越人。 俗眼不知青琐贵, 江头争看碧油新。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带绶别乡亲, 东为千里人。 俗讹唯竞祭, 地古不留春。 野戍云藏火, 军城树拥尘。 少年何所重, 才子又清贫。俗荷财成,物资含养
七庙观德, 百灵攸仰。 俗荷财成, 物资含养。 道光执契, 化笼提象。 肃肃雍雍, 神其来飨。俗年人见少,禅地自知高
古院林公住, 疏篁近井桃。 俗年人见少, 禅地自知高。 药草诚多喻, 沧溟在一毫。 仍悲次宗辈, 尘事日为劳。俗的解释
俗
(形声。从人,谷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custom]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
俗sú
⒈风俗:土~。移风易~。
⒉民间的,习见的,大众化的:~语。通~易懂。
⒊低级趣味的,令人讨厌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区别于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