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死后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东湖从此别,嘉会邈无期。
望远音书阻,思君岁月乳。
春云山隔断,秋雨雁归迟。
欲见崆峒使,梅花寄一枝。
玉山长者有高义,乞与山人僦屋金。
驷马一时皆上客,青娥三日有遗音。
西山涌海当秋后,南斗流江入夜深。
更报大茆张外史,兴来须抱小雷琴。
柳绿桃红春昼永,家童唤起睡中忙。
偶然日下音书至,回首江城又夕阳。
草履为冠松作钗,一般潇洒眼头乖。
语音只在风檐下,终日无人不下阶。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乱离漂泊滞天涯,托迹空门不当家。
病里音书非故旧,夜深风雨梦京华。
褰裳觅句行南陌,并马看春过狭斜。
睡醒蒲团寒漏断,半庭蕉叶杂江沙。
仙苑桃花朵朵香,曾于天上看霓裳。
刘郎老去风情减,闲把音容问太常。
朋游冠盖满京华,病客东流迹自赊。
音驿未闻来日下,邻墙不见亦天涯。
尚慙斗粟烦官廪,已指扁舟是我家。
莫谓因风无可寄,雪梅开遍腊前花。
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
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七条丝上寄深意,涧水松风生十指。
自乃知音犹尚稀,欲教更入何人耳。
奉灵池馆锁幽深,遗迹凄凉故老心。
维岳云车时一下,直疑弦管有来音。
宝炬金莲一万条。火龙围辇转州桥。月迎仙仗回三殿,风递韵音下九霄。登复道,听鸣鞘。再颁酥酒赐臣僚。太平无事多欢乐,夜半传宣放早朝。
春心澹容与。
挟弋步中林。
朝光映红蕚。
微风吹好音。
江垂得清赏。
山际果幽寻。
未尝远离别。
知此惬归心。
流泝终靡已。
嗟行方至今。
诗在溪桥兴在人,年来绕树费追寻。
何人炼得冰霜骨,调出孤山韶濩音。
纱窗日落渐黄昏,春梦无心只似云。
万里关山音信断,将身何处更逢君。
清风千古曲,雪涧敲寒玉。
谁能继此音,苍梧泣修竹。
高会时不娱。覊客难为心。
殷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
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
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
惆怅忘旋反。歔欷涕沾襟。
我月太古色,我琴太古音。
色见音声求,焉能知我心。
月到茅亭夜亭午,据梧坐看胎仙舞。
本无圆缺无亏盈,心迹双清游太古。
笑渠空向广寒游,记得霓裳羽衣谱。
宫垣宝势压灵鳌,窈窱斋房宿幕高。
倦枕不知秋已至,商音半夜入云璈。
汉字音的释义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sound;voice]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
音yīn
⒈声:声~。
⒉消息:~讯。佳~。
⒊音节,听觉上感受到的最小语言单位。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一字一~。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