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是头禅无伎俩,一句分明如扑相。
客来只是叫担板,不知的当谁担板。
气宇豁落,精神萧散。
尘劫坐空,世缘居简。
閒閒淡淡枯木云,沥沥漉漉通身眼。
森罗万像同条,莫道个人檐板。
雁字书空,橘星垂槛。江天水墨秋光晚。香丝袅袅祝尧年,公庭锡宴挥金碗。醉索蛮笺,狂吟象管。珠玑灿灿惊人眼。遏云更倩雪儿歌,从教拍碎红牙板。
戳瞎顶门三只眼,是非佛法一齐划。
竹篦头上放无端,正是徐六担片板。
是句亦划,非句亦划。
瞒瞒顸顸,生铁门限。
如斯出世为人,归瞎却衲僧正眼。
子功捡点将来,也是徐六担板。
我行且奚适,兴尽忽自返。
倒影射清漪,回光在桥板。
纸上画仙挂古壁,朝朝暮暮被烟熏。
泥塑钟离木雕木,不见元皇大道君。
近来尘世无丹诀,哑口道人俱不说。
武夷散人不辱仙,只图一日三碗雪。
白鹤白鹤何方来,丹墀绛阙几时开。
空中莫作嘹唳声,片云冷风何快哉。
鹤作鹤时我无耳,鹤振羽时我无眼。
蓬莱只是半步许,一生且做老担板。
弄水馀英溪畔。绮罗香、日迟风慢。桃花春浸一篙深,画桥东、柳低烟远。涨绿流红空满眼。倚兰桡、旧愁无限。莫把鸳鸯惊飞去,要歌时、少低檀板。
眼中物,物中眼。
雪峰辊三个毯,睦州担一片板。
昭学堂中有道人,龙吟虎啸随风云。
雨花经席冷如铁,一縢日转十二轮。
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
个是江南五味禅,更往参寻莫担板。
普提宿将会重围,劫外时闻木马嘶。
寸刃不施魔胆碎,望风先已竖降旗。
开人眼,闭人眼。一手推,一手挽。
不是三要三玄,变作四种料拣。
毕竟是个甚麽,云峰辊球,
睦州担板。
月旦曰朔,月圆曰望。
八字打开,有收有放。
萨怛阿竭,二千年前。
摩醯首罗,顶门正眼。
觌面提持,生铁门限。
俊底撩起便行,漆桶一任板。
海内风流一瞬倾,彼苍难问古今争。
哭君莫作秋闺怨,《薤露》须歌铁板
马师瞎却亮师眼,一入西山更不返。
我有二十二藤条,寄与山中这担板。
怒气噀人,殊不可犯。
虽有盖胆毛,肯无验人眼。
是亦划,非亦划。
咬定牙关,一生担板。
汉字板的释义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同“版”。木板 [board;plank;plate]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sth.resembling board;plate;plank]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
板 bǎn
①薄片状的较硬的物体:三合~。
②一种用来打拍子的民族乐器。
③乐曲中的节拍:快~、慢~。
④呆板:这个人不活泼,太~了。
⑤硬得象板子似的:地~了,苗长不好。
⑥表情严肃:他整天~着脸。
【板鼓】打击乐器。鼓框用硬木合成,鼓面蒙以牛皮,鼓帮宽大,鼓心极小,用双竹签敲击鼓心、鼓帮或边心。音色清朗、响亮,是戏曲音乐、民间吹打乐中居重要地位的重要乐器。又叫小鼓、单皮鼓。
【板胡】弓弦乐器。音色清脆、明亮、刚健、豪放,富有乡土气息,是地方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又叫梆胡。
【板块构造学说】
①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1968年提出的全球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构造带-海岭、岛弧、平移大断层等所割裂的若干板块。
【板块交界带】按板块构造学说划分的地球岩石圈的若干板块间的接触地带。多以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和地缝合线为分界线。该地带是比较活跃的地带。
【板式】根据不同节拍、节奏、速度等划分的唱腔格式。如京剧唱腔的板式分原板式、慢板式、快板式、自由板式等。
【板眼】
①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②比喻条理和层次:他说得很有~,一点都不乱。
【板羽球】类似羽毛球的一种球。球形似毽子,球拍用木板制成,稍大于乒乓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