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尝失之,群起竞逐。
不见泰山,一得百覆。
文王之囿,草羡泉足。
生逢兹辰,呦呦攸伏。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
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
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挽红留翠,为东皇、那住二分春色。燕舞回风莺度曲,晴昼光生瑶席。天女擎香,长庚入梦,还有飞仙谪。方瞳方颊,玉壶清浸胸臆。休问辟谷延年,介君眉寿,自有阴功□。膝下鵷雏俱擢秀,争奋摩天云翼。白雪声中,黄流影里,且放琼舟侧。醉乡深处,兴来时拊金伏。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衣食随缘,
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昭昭,报应甚速。谛听吾言,神钦鬼伏。
旦夕人语喧,汎舟北城曲。
十里望禅刹,飘若尘外躅。
是日秋宇高,清辉澹晨旭。
林风唱残蜩,泽稗下饥鹄。
野实迎露黄,川芜傲霜绿。
循涯得微径,捨楫步幽麓。
佛寺讶靓深,僧庐互重複。
山气导真想,天香洗烦欲。
嗟余秉微尚,丘壑返初服。
失计蹈尘嚣,虚名玷缨毂。
妄排金马门,谬草紫泥牍。
温省专慎辞,中阶佐调餗。
器偏固自倾,绠短良难续。
何言一麾出,尚参九州牧。
恩深无后疵,颜靦有馀恧。
孔训懲惮改,羲爻许频复。
朅来清净区,冀脱泥涂辱。
醉象或可调,藩羝悔前觸。
万缘自我空,至道非外勗。
聊谨三载期,吾得事栖伏。
汉字伏的释义
伏〈动〉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同本义 [lie prostrate]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
伏 fú
⒈趴,脸面向下,身体前屈:~地。~案。
⒉隐藏,隐匿:埋~。潜~。两侧~兵。打~击战。
⒊屈服,认错或认罚:~输。~判。~诛。
⒋低下去:时起时~。此起彼~。
⒌〈古〉通"服"。敬佩:~其为人。
⒍
【伏特】简称"伏"。电动势、电位差、电压的单位,代号V。
⒎
【伏日】通常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后十天止。这一段时间,每十天为一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是我国每年最热的时期。故有"热在三伏"的说法。
────────────────—
伏fù 1.指禽鸟孵卵。 2.量词。用作时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