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臯。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野店青辟户,春船绿涨篙。
曹溪平地起风涛,后代船高水亦高。
寄语随流入流者,更须抛却手中篙。
乱石槎牙泻怒涛,满船性命等鸿毛。
莫夸好手翻成误,寄语舟人稳着篙。
洛田荒二顷,楚浪涨三篙。
列将朱横带,参军绿染袍。
崇卑知异位,取舍见吾曹。
抚字功深著,归休道更高。
昆山埋玉去,春浪送行篙。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莫怪诸滩水怒号,下滩不似上滩劳。
长年三老无多巧,稳送惊湍只一篙。
秫价年平易索醪,西风野店快持螯。
门疏杨柳前峰见,瓦上藤花破屋高。
时异最伤嫠妇纬,岁寒方重故人袍。
小舟待月同归去,横直沙头插短篙。
江收众水赴单槽,石壁当流斗雪涛。
将取危舟飞过去,黄头郎只雨三篙。
宾筵聊可乐,筦库亦何劳。
近已尸鼠辈,果能清马曹。
晴郊堪挈榼,春事助挥毫。
借问浣花水,只今深几篙。
莫爱悬崖万丈高,只工险峭作风涛。
看来一一生窠眼,解与行人著过篙。
又过一年空草草,寻思万事太劳劳。
岁烦士友愁薪米,日见儿童叹鬓毛。
乱卉各随分雨长,新禽已变两三号。
及时君亦图良集,莫待春深水一篙。
闰年四月之相交,旱天云物何萧骚。
清风卷地换尘世,白雨入林翻海涛。
殊胜农儿踏车健,少宽病夫挥扇劳。
须晴径买一渔艇,想见横塘深半篙。
岸上行人莫叹劳,长年三老政呼号。
也知滩恶船难上,仰蹈桅竿卧著篙。
曾驾铁船惊海涛,想应不怕浪头高。
鄞江一滴浑无有,切莫妄传深几篙。
汉字篙的释义
篙
(形声。从竹,高声。从“竹”,表示与竹有关。本义:撑船的竿) 同本义 [punt-pole]
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世说新语·政事》
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李郢《山行》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社戏》
又如:篙眼(篙痕。篙在岸上留下的孔穴);篙楫(篙桨等行船的工具);杉篙(杉木撑船篙);篙橹(撑船摇船的工具);篙痕(篙撑船时留下的痕迹)
篙 〈动〉
用篙撑船 [push with a punt-pole and cause a ship to move]。如:篙手(掌篙的船工);篙律(撑船的方法)
篙gāo撑船的器具,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