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门有相未多年,德行双全亚子骞。
匪晚南归施有政,也应示辱用蒲鞭。
枫落吴江冷,曾闻五字传。
悬知鸷累百,何待己能千。
清气溪山宅,閒情月露篇。
六经须鼓吹,吾子盍先鞭。
弱柳毵毵湖上天,天青湖碧此留连。
东方千骑浮云骏,折得春枝便作鞭。
籍甚声名著日边,英辞健笔许谁先。
置之华省星曹上,付以赤墀香案前。
好向从班光玉筍,竚膺蜜炬照金莲。
此行何啻登仙去,愿拜车尘为执鞭。
一日思郡一度年,家山好在落霞边。
飞鸿日去情何限,黄耳书来病已痊。
欹枕池塘春草梦,闭门风雨落梅天。
南坡政恐春留住,过我何时果着鞭。
只道成都路八千,谁知从此便西川。
行人一见成深省,大道多歧稳著鞭。
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
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
应是前生有宿冤,不期今世恶因缘。蛾眉欲碎巨灵掌,
鸡肋难胜子路拳。只拟吓人传铁券,未应教我踏青莲。
曲江昨日君相遇,当下遭他数十鞭。
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
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
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人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
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此心应不变,他事已徒然。
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逢时当自取,看尔欲先鞭。
晓踏高坡日始悬,清泉未见口生烟。
飞凫欲到二千里,挟策徒劳三十年。
绣带长川初背眼,云根双剑远磨天。
骕骦齿健嘶风去,更敢披头重著鞭。
明主虚怀相受言,苛留不住去翩然。
久无疏傅还乡事,始觉甘槃遁野贤。
真个浮云轻富贵,元来平地有神仙。
两翁到老相追逐,君驾青牛我执鞭。
俯仰之间又一年,即看科诏下天边。
功名万一来相逼,试向荣途小著鞭。
瑞丱丛中懒欲眠,徐行处处迥翛然。
披毛戴角人虽识,为报芒童不用鞭。
都人离恨满歌筵。清唱倚危弦。星屏别後千里,更见是何年。骢骑稳,绣衣鲜。欲朝天。北人欢笑,南国悲凉,迎送金鞭。
征行过孤垒,寂寞已千年。
马病霜菅瘦,狐鸣古冢穿。
烟尘身欲老,金石志方坚。
零落英雄尽,何人共著鞭?
故国清平久有年,白头犹自恋生缘。
牧童却解忘功业,懒放牛儿不把鞭。
都人离恨满歌筵,
清唱倚巍跻。
星屏别后千里,
更见是何年。
□绮稳,绣衣鲜,欲朝天。
北人欢笑,南国悲凉,
迎送金鞭。
汉字鞭的释义
鞭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同本义 [leather-thonged whip] 泛指鞭子
鞭,驱也。――《说文》
其左执鞭弭。――《国语·晋语》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北市买长鞭。――《乐府诗集·木兰诗》
骏马不劳鞭。――唐·李白《赠友人》
又如:鞭影(马鞭的影子。后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镫(马鞭与马镫);鞭弭(马鞭和弓)
竹根 [root of bamboo]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张蠙《新竹》
又如:鞭笋(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笋)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pointer]。如:教鞭
古代一
鞭 biān
①赶牲畜的工具:马~子。
②古代一种有节的兵器:钢~。
③形状像鞭子的东西:教~。
④成串的小爆竹:小~。
⑤鞭打:~马。
【鞭策】鞭打;用马鞭子赶马。比喻督促使进步:常以先进人物的思想~自己。
【鞭长莫及】原指虽然鞭子长,但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
【鞭笞】用鞭子、手杖或板子打。比喻督促、鼓励。
【鞭辟近里】见【鞭辟入里】。
【鞭辟入里】形容分析切中要害,能透彻说明问题。又作鞭辟近里。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