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云根泉,清泠濯我足。
森森沧爪甲,凛凛寒肌肉。
来初自试探,坐久频舒缩。
触开浪花白,踏破苔衣绿。
肺俯亦清泠,形影相照烛。
忽罢避游鱼,未归妨渴鹿。
惧浊远泥沙,就阴怜草木。
浸润易调畅,狎翫难羁束。
欲伐我未能,先起人何速。
此会高且闲,愿继渔父躅。
路逢谁家子?背手牵黄犊。
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
辄耕且吟诵,息阴坐乔木。
南山豆苗肥,东皋雨新足。
凉气满郊墟,书声出茅屋。
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
买臣负薪歌,倪宽带经读。
寄语少年徒,行当踵前躅。
平生报国无才力,日夜只祈天雨粟。
讵今岁事少差池,怪证谁云一而足。
入春郡国多苦旱,起瞻四方何蹙蹙。
陋邦愚守介其间,造物私之意何笃。
桑蚕有岁麦有秋,十里欣欣人足欲。
尔来勤雨才浃旬,日日眼穿云石触。
哀哉赤子命如线,亟吁苍穹求迓续。
果然马上天瓢翻,谁谓龙公悭一掬。
吾侪所学自孔氏,颇信此身兼位育。
真能办得一寸心,勺水固知焦可沃。
君诗信美嫌太夸,只恐流传辜自速。
八荒延首待甘霖,传说谁其踵芳躅。
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
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
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
佳茗世所珍,声名竞驰逐。
建溪拔其萃,余品皆臣仆。
先春撷灵芽,妙手截玄玉。
形模正而方,气韵清不俗。
故将比君子,可敬不可辱。
御史万夫特,刚肠憎软熟。
味此道之腴,清冷肺肝沃。
精新味多得,烹啜不忍独。
磊落分贡包,殷勤寄心曲。
斯时属徂暑,低头困烦溽。
一瓯瀹花乳,精神惊满腹。
此物雪昏滞,敏妙如破竹。
谁知霜台杰,功用更神速。
莫辞风采凛,要使班列肃。
一朝奋孤忠,万代仰高躅。
圣道不可窜,探取随已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独。
危微恐惧心,此念施已熟。
学从西洛来,标傍相品目。
袖手看屋梁,表表知鸿鹄。
谁知胸中尘,往往盈斗斛。
及也而有知,宁不贻彼忸。
吴侯蚤作吏,未肯事边幅。
得妙自圣处,了不关世俗。
颇知幽隐中,日月所照烛。
不敢欺秋毫,高情洁冰玉。
愿言从君游,着鞭蹈前躅。
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佳晨亦已屡,欢会常不足。
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情生远别时,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暮归西山曲。萧条月中道,彩蒨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幽怀增踯躅。
元良万国贞,蒙养系坊局。
抗法在师儒,启心须讲读。
经筵无蚤暮,况乃辍寒溽。
疑丞日以亲,阉寺敢相逐。
两公名行敦,兼之经术熟。
孝皇六七载,慎简春宫属。
尔宽与尔鏊,詹端好弹肃。
是时青殿中,八党已潜伏。
耆儒朝献替,小竖夜蹴踘。
前星淡靡耀,洊雷声颇促。
吴也率其僚,陈言何谆笃。
出讲争晷刻,入告必详复。
荀攸善观则,桓荣时献牍。
惜哉鹤禁规,难救豹房哭。
只今宫省内,国海更沈穆。
侍从若云屯,衷肠互倾覆。
璇宫冷如冰,阁务一何燠。
安车借驰驱,谁念折其轴。
君行入木天,昔贤有遗躅。
园南旧植千竿绿,高者如墙大如屋。
风狂雨急墙屋翻,干折丛低共倾覆。
忽惊舞罢鸿门会,怒斗纷纷碎苍玉。
复似骊山坠石余,数百书生葬坑谷。
初疑凤羽堕当空,更讶箨龙身在陆。
翠落琼飞不复完,顿使泥沙汗人目。
忆昔新移近水隈,瘦骨棱层不盈束。
晨浇恐被风日燥,晚护幸免霜雪酷。
十年长养成亦艰,一旦摧颓势何速。
我时夜半惊水至,崛起苍黄问僮仆。
彼呆不识人意劳,只顾囊衣与甔粟。
观里桃花何足论,堂前楠树犹堪录。
无家更欲买山林,有径谁当伴松菊。
前轩好竹只数个,颇觉幽怀看未足。
春来拟欲探萌芽,苍苔慎勿迷双躅。
我昔过钓台,峭石插江渌;登堂拜严子,挹水荐秋菊。
君看此眉宇,何地著荣辱?雒阳逢故人,醉脚加其腹。
书生常事尔,乃复骇世俗。
正令为少留,要非昔文叔。
平生陋范晔,琐琐何足录!安得太史公,妙语写高躅。
往岁事耕稼,正以饭不足。
今年不服田,賸有代耕禄。
种瓜与爇蔬,未免课童仆。
四体不复勤,有愧前修躅。
居士近依僧,青山结茅屋。疏松映岚晚,春池含苔绿。
繁华冒阳岭,新禽响幽谷。长啸攀乔林,慕兹高世躅。
北峰压城苍,南岫缘溪绿。
谁知昔人游,尚想丛桂馥。
鸟兽安可群,呼鸣自为族。
傥闻羡门术,一蹑尘外躅。
古人重世家,非为世其禄。
世禄非不朽,风流要相续。
君家富才杰,海内仰名族。
岂徒衣冠盛,要使操履笃。
迩来益光华,君其继高躅。
舟行苦邅回,登岸旷心目。
天清浮云卷,野秀新雨足。
澶漫众流会,杳霭群山绿。
风暄花意乱,日暖莺声续。
却忆同心人,无由踵前躅。
阀阅盛中州,冠冕共推华族。耐久松筠交契,更襟怀金玉。诸儒皆自愧卢前,小试暂符竹。行看世官入践,继西枢前躅。
春风摇杂树,言别还江汜。坚冰生绿潭,又客三千里。
兆梦唯颜色,悬情乃文史。涤耳贵清言,披欢迟玉趾。
秦城疑旧庐,伫立问焉如。稚子跪而说,还山将隐居。
竹林既深远,松宇复清虚。迹迥事多逸,心安趣有馀。
石门动高韵,草堂新著书。鶱飞久超绝,蹇足空踌躇。
犹有昔时意,望君当照车。驱车当六国,何以须潜默。
圣主常征贤,群公每举德。此时方独往,身志将何欲。
愿谢山中人,回车首归躅。
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
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
耻随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幽独。
茅茨可奈霜雪冷,韦布不受风尘辱。
平生幽赏底须多,爱此清风不盈掬。
绝胜长安酒肉徒,醺花褷月空迷复。
近从画竹得篆法,坐对凉阴刻寒玉。
终教笔硬可通神,且赏骨多能胜肉。
江左诗翁太瘦生,墨竹篆书皆绝俗。
莫言汝瘦不如渠,好为名家继清躅。
丰城蚀利剑,蓝田没良玉。
出处谅有时,光芒岂终伏。
一拂即世用,三献徒自辱。
安知莘渭间,养晦恒自足。
龙兴云亦从,梦筮若秉烛。
经济成大业,谁复继遐躅。¤
野水春山,风光极目。
千里万里,太迟太速。
绝域澄澄兮非犀炬可照,希声杳杳兮非凤胶可续。
叶落花开知不知,人天景行为高躅。
汉字躅的释义
躅
足迹 [foot mark;rack]
躅,蹢躅也。从足,蜀声。――《说文》。按,迹也。
三辅谓牛蹄处为躅。――《一切经音义》引《汉书叙传音义》
企望尘躅。――《尔雅序》
尘游躅于蕙路。――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
又如:躅路(行走的足迹)
躅
用于“踯躅”。徘徊不行 [pace up and down]
羸豕孚蹢躅。――《易·姤》
又如:躅踯(徘徊)
践踏;踏踩 [trample]
师旷东躅其足。――《周书·太子晋》。注:“东躅,蹋也。”
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湿我足。――刘明《鸡鸣一首赠宗文侄》
又如:躅躅(行走的样子);躅足(犹跺脚);躅陆(顿
躅 zhú[踯躅]见踯。
────────────────—
躅zhuó 1.足迹;踪迹。 2.喻人的行为﹑业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