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生黄埃,下田生苍耳。
苍耳亦已无,更问麦有几。
蛟龙睡足亦解惭,二麦枯时雨如洗。
不知雨従何处来,但闻吕梁百步声如雷。
试上城南望城北,际天菽粟青成堆。
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半年不雨坐龙慵,共怨天公不怨龙。
今朝一雨聊自赎,龙神社鬼各言功。
无功日盗太仓谷,嗟我与龙同此责。
劝农使者不汝容,因君作诗先自劾。
仲尼胡不彻姜食,损智深讥藏戏剧。
将以愚民岂其然,半山失喜为动色。
拗执谁解镌此老,一时凿说契角臆。
我疑谂之神农书,增壮胃腑良有力。
吕令音商其味辛,调芼鱼蔬蘗香稷。
方冬沃土培其根,陇畦分封随壤息。
长须视苗廑献新,先时斸取奋锄棘。
青株斯拔薤本重,红萁半露蓤包侧。
骈指惊看产漆园,胝足疑为导积石。
欲捣芳辛入虀臼,为怜肤理傲金狄。
仆命荠荼涴诗雅,肩差梅桂班内则。
笑加束缚代书鲤,持助饔庖脍银鲫。
旱年宜姜谚有之,今岁雨多生意啬。
小摘酸寒类甲菜,大何婴冒期膝席。
公羊谷梁汝往哉,反音一笑当勿劾。
汉字劾的释义
劾〈动〉
(形声。从力,亥声。本义:审理,判决)
同本义 [try;sentence]
劾,法有辜也。――《说文》
上其鞫劾文辞。――《书·吕刑》传
疏:“汉世问罪谓之鞫,断狱谓之劾。”
又如:劾死(判决死罪);劾治(审理治罪);劾按(审理核实罪状);劾捕(审查其罪,加以逮捕);劾验(审理查验)
检举揭发罪状 [impeach]
劾大不敬。――《汉书·李广苏建传》
遣其劾帅。――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齐康所劾。――《明史》
戴凤翔劾瑞。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又如:弹劾;劾状(弹劾,举发罪状);劾奏(检举或弹劾其罪状)
劾 〈名〉
检举揭发的
劾hé揭发罪状:弹~。为在事者所~(在事者:当权的人)。
────────────────—
劾kài 1.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