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诗词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云绕禾场,熢沈戎马,田野欢声凑。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一座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环鸣兽。
江山清绝,正箫台花县,霜秋时候。寻胜登高环望处,碧瓦参差铺绣。五岫藏云,两溪吞月,古市渔盐凑。青帘斜扬,家家香泛丹溜。况是东鲁风流,看儒冠济济,垂天赋就。陶令从容官事了,把菊高吟闲昼。草鞠圜扉,香凝燕寝,豪饮挥金斗。公庭无事,珍祥休问驯兽。
汉字兽的释义
兽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beast;animal]
兽,守备者。――《说文》
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兽毛虫总号。――《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
兽,狐狼之属。――《周礼·庭氏》注
大兽公之。――《周礼·兽人》
搏兽于敖。――《诗·小雅·车攻》
猛兽步高岗。――曹操《却东西门行》
兽同足者而俱行。――《战国策·齐策》
山有猛兽。――《淮南子·说山训》
山深而兽往之
兽(獸)shòu指有四条腿、全身长毛的哺乳动物:野~。〈喻〉野蛮,残忍,下流:~行。~心。~性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