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车遥裔三珠树,帐殿交阴八桂丛。涧险泉声疑度雨,
川平桥势若晴虹。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
即此陪欢游阆苑,无劳辛苦向崆峒。
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
道士十二人,往还驭清风。焚香入深洞,巨石如虚空。
夙夜备蘋藻,诏书祠张公。五云何裴回,玄鹤下苍穹。
我本道门子,愿言出尘笼。扫除方寸间,几与神灵通。
宿昔勤梦想,契之在深衷。迟回将不还,章绶系我躬。
稽首谢真侣,辞满归崆峒。
寿岩老人宋都督,不肯新朝食周粟。
水晶国里七宝山,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黄石眠怒虎,圯上传书曾有语。
归来牧羊寻赤松,万年枝上盘冬龙。
冬龙万年与石斗,老人一杯持自寿。
炼石未补天南孔,坐见瀛洲生软红。
呜呼寿岩之人兮元不死,南斗化石齐崆峒。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平生奔走遍区中,老尚流离作寓公。
合坐黄堂称太守,愿求丹剂学仙翁。
繄谁虎豹占文变,何限貂蝉出武功。
可似有心随李耳,流沙西迈过崆峒。
世界归大壑,人事如奔淙。
浮生萃草木,万变成飘风。
触蛮两蜗国,王侯一蚁对。
下观黔首愚,咄嗟书虚空。
怒攘亦蠢蠢,群飞何梦梦。
失手弄刀剑,转眼生兵戎。
万骑彀弓矢,千夫驾临冲。
原野肆尸血,道路哀离鸿。
帅师有丈人,在师得师中。
不辜多全活,不与群丑同。
师克未为绩,不杀真肤公。
乾坤一胞与,感此重戚容。
涿鹿始争战,千古开武功。
春秋书战伐,三复为涰忡。
南风鼓虞氏,吾谁与王通。
击磬斯已矣,荷蒉犹可宗。
无用愧社栎,浪出羞涧松。
君谓叔孙智,人笑郦生庸。
未能半分补,政堕一动凶。
归来友石友,相对仲与翁。
抱神慎守一,吾欲师崆峒。
雨作朱轓守,重登羽客宫。
故墟墙舍坏,尘案酎杯空。
款户殊无屡,乘衣尚有风。
轩游曾驻跸,高意掩崆峒。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
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
玉槛昆仑侧,金枢地轴东。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道书编竹简,灵液灌梧桐。
草茂琼阶绿,花繁宝树红。石楼纷似画,地镜淼如空。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
朝出猛兽林,躨跜登高峰。僮仆履云雾,随我行太空。
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回首望泾渭,隐隐如长虹。
九逵合苍芜,五陵遥瞳矇。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
网罗蠛蠓时,顾齿熊罴锋。失途走江汉,不能有其功。
气逐招摇星,魂随阊阖风。惟言宇宙清,复使车书同。
林木被繁霜,合沓连山红。鹏鹗励羽翼,俯视荆棘丛。
誓将食鶬鸮,然后归崆峒。
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
逼晓人移帐,当川树列风。迢迢河外路,知直去崆峒。
就岩阿深处,结层屋,上空蒙。喜着屐穿花,卷帘看雨,拄笏临风。玲珑。夏云一片,隔篱芭、独立舞仙风。**黄鹂个个,阴森绿树重重。吟翁。无日不诗筒。杯酒尽从容。更罅石盘梅,阳坡护笋,曲坞移松。芙蓉。古台直上,倚高寒、长啸月明中。谁信扁舟苕*,得游阆苑崆峒。
三更三点三更中。烟开雾敛静无风。月华迸入水晶宫。四方上下同一空。光明遍转华胥同。千古万古无初终。铁蛇飞舞如流虹。倒骑白凤游崆峒。
若有人兮乃在大江之南,浙河之东。
连山掎拔瀛海上,上与河鼓天津通。
忆昔四女下天来,遗鬟堕髢根庞鸿。
仙华杰出最怪异,望之如云浮太空。
嵚崟峛崺啮不可上,薈蔚杂树昏朣胧。
虎龙咆号猿鹤叫,山鬼呵欻生悲风。
嗟哉若人兮,胡为乎其中!梁檀柟兮柱桂枫,结青萝兮以
帡幪。
不剪不伐兮,不盬以攻。
晨岚暮蔼滴晴雨,烟条雾叶相蒙茏。
縿々兮蓬蓬。
缭纠要绍兮,若苍龙垂胡降玄穹。
巘丽披离兮,若翠鸾振迅飞氃。
鹂黄和鸣桑扈应,仿佛牙旷之丝桐。
幽泉发窦锵玲珑,六月赤日收蕴拢阳凌阴蓄春融融,岩花
涧草纷白红。
有时皇初平清夜,骑羊朝帝君琼蕤,羽盖冰玉珮,华月闪
烁光成虹。
松吹笙兮竹舞翿,影旆旆兮声沄沄。
娱目悦耳兮乐不可言。
世间尘土何梦梦。
山有芝,隰有蘴,石凿凿兮水郤郤。
猗若人兮美且充,饥食倦息兮可以保我躬。
逍遥兮栖迟,又何必访广成于崆峒。
汉字峒的释义
峒
山洞(多用于地名) [cave]。如:峒室(矿井巷道)
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sou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壮族的黄峒等。后来逐渐演变成今侗族。如:峒丁(峒人;峒兵);峒户(峒人人家)
崆峒(tong):山名,在甘肃。又岛名,在山东
峒tóng
⒈[崆峒]见kond崆。
────────────────—
峒dòng 1.山洞。 2.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泛称。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壮族的黄峒等。后来逐渐演变为今侗族。参见"峒丁"﹑"峒人"。 3.宋代以后羁縻州辖属的行政单位。大者称州,小者称县,又小者称峒。 4.解放前海南岛黎族的一种政治组织。有固定的地区。黎语称"贡"。解放后已废除。 5.见"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