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
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
杨柳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
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
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
清钟静室破寂历,灏气空山生泬寥。
长林风送润水急,聒枕宛似春江潮。
石桥人不到,独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寻钟野路遥。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送君只过孝廉桥,不似君来访我遥。
路未同归鸿杳杳,门方孤掩竹萧萧。
远愁忽与钟声至,残醉微兼烛烬销。
莫道扁舟难重过,寒江日日有回潮。
青溪曲绕帝城遥,处处垂杨接画桥。
春色十分金谷酒,月明五夜玉人箫。
鸦翻夕照伤心丽,马蹀香尘满目骄。
谁识年年倚阑客,长陪鸥鹭戏秋潮。
净智而昭昭,体空而寥寥。
天心河淡月欲下,松顶雪寒春未消。
三世迁流兮弹指可断,万年长久兮一念全超。
恁麽来也,顺风上潮。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柳边深系木兰桡,锦石青莎映画桥。
夜半夜河光破碎,浪喧风起欲生潮。
云中老树冷萧萧,溪上僧归倚画桡。
谁为秋风乘兴去,松窗先听富阳潮。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山含宿冻未曾销,鸟去仍回水路遥。
千树梅花三尺雪,一帆风力半江潮。
采采堂上簇兰翘。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奈烟水、龙沙路遥。碧天迢递,白云何处,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唐夜潮。
海角钓龙人杳杳,云间待雁路迢迢。
若为借得山头石,每到高秋坐看潮。
寒耿稀星照碧霄,月楼吹角夜江遥。
五更人起烟霜静,一曲残声遍落潮。
一鹤随车到郡朝,剩山残水尚萧条。
碗藏秋冢金方出,箭插寒沙铁未销。
重见花开非旧赏,初闻麦秀是新谣。
几时南作诸侯客,酾酒江亭看晚潮。
宝源天富国,咸脉海分潮。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
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汉字潮的释义
潮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同本义 [tide]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tidal current;social upsurge]。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wave]。如:寒潮;热潮
微湿,潮气 [damp]。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潮
两颊透出 [be suffused with]。
潮 cháo
①潮汐。也指潮水:涨~。
②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学~、革命高~。
③潮湿:被子有点~。
④技术不高:手艺~。
⑤指潮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广东潮安县)。
【潮解】〈化〉某些易溶的物质,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能自发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在其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的现象。
【潮流】、因潮汐而引起的水流运动。
②比喻社会变化或发展的趋势:时代~。
【潮汐】因日、月引力的相互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周期性运动和变化的总称。由于大气潮汐和地壳潮汐的影响较小,因而常特指海洋潮汐。
【潮汐发电】利用沿海潮汐水能进行发电。包括用潮汐涨落时坝内外的水位差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和用潮汐涨落潮水的流速直接冲击水轮机发电。是水力发电的一种。
【潮汐能】在潮汐涨落过程中,高低潮位之间的势能。可利用于发电,但有周期性,故需水库调节。
────────────────—
潮cháo
⒈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早~。观~。
⒉像潮水凶涌起伏那样的情况:心~。革命高~。建设高~。
⒊湿度大:~湿。~气。受~。回~。
⒋[潮流]因潮力引起的水流运动。〈喻〉社会的一种倾向、变动或发展趋势:新~流。历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