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湖歌折柳,里湖歌采莲。
闻声不相及,意绪风中传。
外翁七十孙三岁,笑指琴书欲遣传。
自念老夫今耄矣,因思稚子更茫然。
中郎余庆钟羊祜,子幼能文似马迁。
才与不才争料得,东床空后且娇怜。
[谈氏初逝。]
外家源流远,文物被诸孙。
嗟我数年来,颇识佳弟昆。
酥酪本同味,兰芷非殊根。
竞爽有如此,知当天其门。
信也来过我,气貌清而温。
方忻驻足地,中有静者存。
皎然明月光,岂复受浊浑。
埙篪迭和时,此理试共论。
外家后事凄凉甚,老妇思亲哭最哀。
今日青山留我在,他年寒食望甥来。
极知造物成吾志,可但精灵慰夜台。
惆怅昔时原上路,独余宿草见春回。
外台论薦达乘舆,花县弦歌製锦初。
气直公车曾谏獵,政清官舍旧县鱼。
二林重结遗民社,五柳闲寻靖节居。
好继谪仙留绝唱,云屏九叠倚晴虚。
外庸为世冠,内守与时乖。
鲠论传文懿,麟编法止斋。
晚方颛史笔,早不面公槐。
已病犹箴谏,难忘耿耿怀。
外家门馆未应疏,舅氏多能作大夫。
才命淹回犹半刺,舟船缭绕向三吴。
兴公自有游山赋,郑老宁无过海图。
去国长年宜自爱,不须频叩步兵厨。
外观殊伟岸,内禀极憸柔。
欲取汉清议,尽投唐浊流。
鬼车鸣甚恶,猛虎死方羞。
芳臭须臾判,哀哉不善谋。
外间盾日正相仇,忽有清风起笔头。
坐对不知三伏热,起行如与七贤游。
洗空京洛尘埃气,化作江南水石秋。
我有一溪恰如此,因君思去理扁舟。
外家英俊场,季氏不好弄。
用意丘壑间,颇以石自奉。
谁言拳握间,意作万牛重。
岱宗小天下,不办一席用。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
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外物羁絷人,无退亦无遂。
愧彼自由身,朝发夕予至。
外大如壶内不粗,闽山风物楚山无。
后皇等是栽培力,消得千头与作奴。
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
白日只如哭,黄泉免恨无。
身闲甘旨下,白发太平人。
同游芳草寺,见示白云诗。
犹祈启金口,一为动文权。
深山寺路千层石,竹杖棕鞋便可登。
外省元兼内六曹,使君西去更贤劳。
迎舟风助黄流急,随马云分华岳高。
远道谁教歌憩茇,丰年独遣问啼号。
一尊未尽临歧思,寒日荒荒满节旄。
外看积翠玉千峰,中有清池月半弓。
更拓长堤三十里,剩栽杨柳与芙蓉。
外域分都护,中台命职方。
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
已佩登坛印,犹怀伏奏香。
百壶开祖饯,驷牡戒戎装。
青海连西掖,黄河带北凉。
关山瞻汉月,戈剑宿胡霜。
体国才先著,论兵策复长。
果持文武术,还继杜当阳。
外敌日侵伐,滋为元气伤。
忧心耿不寐,洗耳待封章。
弱植如羁羽,知音念五羊。
因书主疏贱,决起尚榆枋。
外国言音不可穷,起云亭下一时通。
口门广大无边际,吞尽杨歧栗棘蓬。
外馆逾河右,行营指路岐。和新悲远嫁,忍爱泣将离。
旌旆羌风引,轩车汉月随。那堪马上曲,时向管中吹。
汉字外的释义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outside;outer]
外,远也。――《说文》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礼记·曲礼》
外骨内骨。――《周礼·考工记·梓人》
夜来城外一尺雪。――唐·白居易《卖炭翁》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身外即战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外户(从外面关闭的大门);外祟(指外来的危害);外槨(棺材外的套
外wài
⒈跟"内"、"里"相对:~面。~因。~部。校~。内~交困。内忧~患。
⒉疏远的,别处的,非正式的:~人。~地。~号。
⒊指外国:~宾。~贸。中~合资办工厂。
⒋不在一定界限之内:~加。此~。另~。
⒌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甥。~孙女。
⒍戏曲角色名,多演老年男子。
⒎[外行]对某种事情或业务不懂或没有经验。也指外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