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宫凭水建,蓬荻费芟除。
岸破群鱼出,枝危独鹤居。
定钟僧睡早,挥尘客谈虚。
月满龛灯小,风停幡影疎。
供盘多佛菓,僧饭饱园蔬。
惟有开山老,清高闭草庐。
梵筵光圣邸,游豫览宏规。不改灵光殿,因开功德池。
莲生新步叶,桂长昔攀枝。涌塔庭中见,飞楼海上移。
闻韶三月幸,观象七星危。欲识龙归处,朝朝云气随。
梵王宫倚市廛开,波劫何曾断俗埃。
百万源流归海会,三千世界属如来。
老龙收雨藏香缽,野鹤听经绕法台。
闻道题名还有塔,熙宁四老总多老。
梵宫百尺同云护,
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
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
总是诗人误。
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
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
使节开真槨,天香奉供炉。
拳拳依帝力,馀润冀昭苏。
梵宫藏积翠,往岁屡游遨。
月上寒溪静,云收峭壁高。
幽阶封药草,古树宿猿猱。
终待携瓶锡,闲栖解郁陶。
梵宇萧条白日长,苦空谭尘接藤床。
云章酷爱休诗丽,莲柄慵思远社香。
石发雨梳鸡苑寂,风梭春织鹫山凉。
劫灰心火销平尽,又听钟声下讲堂。
梵语唐言,打成一块。
咄哉俗人,得此三昧。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净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来亲试,迦叶称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衣三食四,住处五名。
曰十二行,对治修行。
十三或八,要以三并。
练磨三境,摄化三乘。
起四欢喜,行四圣种。
以戒为基,止观相踵。
大矩崇规,链金烹矿。
号菩萨僧,志惟坚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
无取无著,情绝所存。
若有赞者,同赞世尊。
续佛慧命,开佛正门。
在昔能仁,嘱付弥勒。
守护三宝,後五百岁。
弥勒称扬,此行为最。
适当其时,应身出世。
阿兰若处,作众依归。
则先贤轨,发薙肩垂。
白麻劫贝,不随染衣。
表如玉雪,不受尘泥。
心寂为禅,心净为教。
内外相应,方名修道。
事贵简严,理惟幽奥。
不具信根,玄关莫造。
祈生兜率,天乐非贪。
菩提熏种,慈氏言参。
其或超越,罔假司南。
十方法界,同我伽蓝。
梵宇章句客,佩兰三十年。长乘碧云马,时策翰林鞭。
曩事五岳游,金衣曳祥烟。高攀桐君手,左倚鸑鷟肩。
哭玉秋雨中,摘星春风前。横輈截洪偃,凭几见广宣。
尔来寤华胥,石壁孤云眠。龙降始得偈,龟老方巢莲。
内殿无文僧,驺虞谁能牵。因之问楚水,吊屈几潺湲。
梵教一来东,群心日归向。
土石至无情,也作披缁状。
梵劫扶皇历,高才会圣门。
五天真释种,三国旧王孙。
译诂生知慧。卿联万户恩。
斋熏光汉邸,结集盛秦园。
交照无殊俗,多闻属上根。
学徒纷雾委,经録燦星繁。
妙义观心德,华音置使翻。
祝场千偈出,空境一灯存。
列圣文垂象,旁行笔记源。
院碑鳌挼海聱惓残?/p>
地倚区中胜,人缘物外尊。
十年参净职,于此愧忘言。
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
檐牖笼朱旭,房廊挹翠微。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
邀福功虽在,兴王代久非。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
梵馆清闲侧布金,小塘回曲翠文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羇人乐此忘归思,忍向西风学越吟。
梵宇出林杪,暝色敛烟树。
钟声有针中,听於无听处。
梵志有钱时,能肥又能白。
梵志无钱时,能瘦又能黑。
十字街头立,被人唤作贼。
梵宫楼阁正横虚,俯瞰平畴一幅书。
宿鸟投林迷所自,野貛寻穴失其初。
茅柴熟处功非细,榾柮烧来计未疎。
回首少年观校猎,忽飞一骑射山狙。
梵室香飘隔竹闻,壁间肆笔烂奎文。
山深翠辇经行处,犹卧从龙数点云。
梵庵云隔洞高虚,傍路阴森树几株。
石室跨空山骨碎,林风掠地土痕枯。
两亭沦俗秋偏畅,六月披襟暑欲无。
如此岩墙难此立,有人编入职方图。
梵宇背湖光,朱桥度绿杨。
折藤维小艇,拂石坐幽房。
斋版惊閒鹭,苔碑卧夕阳。
都人喧鼓吹,未识此徜徉。
汉字梵的释义
梵〈形〉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同本义 [lush]
梵,即芃之俗体。――清·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quiet]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经);梵境(佛的境界);梵楼(佛教的楼阁);梵磬(佛寺之磬);梵学(佛学)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Sanskri
梵 fàn
⒈梵文"梵摩"的简称,意义是清静,寂静。
⒉与佛教有关的:~宫。~刹。
⒊
【梵文】〈古〉印度的一种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