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澗阴,潭空月沉。
三乘乘外,一印印心。
师子循行师子吼,旃檀围绕旃檀林。
诸尘说法诸尘听,莫道无人为赏音。
兀坐长吟五十诗,怪来几案夜生辉,
胸中锦段明如许,羞得吴娃懒上机。
兀兀篷窗坐似禅,景州城外更凄然。
官河宛转无风力,马曳驴拖鼓子船。
兀兀出门何处去,新昌街晚树阴斜。
马蹄知意缘行熟,不向杨家即庾家。
兀兀默耕,天成地平。
一心无住住,万像不生生。
起家空劫壶中句,借伴今时路上行。
搅丛林人七八处,今行而据;握拄杖子四十年,
师坐而横。用之不敝,
虚而不盈。
兀兀真成去,悠悠莫自嫌。
阳光施德惠,风力霁威严。
不待投醪赐,端同挟纩兼。
山林从尔老,岁月岂余淹。
兀兀北窗下,嘈嘈林间鸣。
声各奏小大,谅亦随其形。
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
试语尘中士,细听秋虫声。
兀坐时看屋,閒居昼掩门。
吴吟聊遣兴,楚些欲招魂。
否泰宜周易,行藏付鲁论。
不须伤老大,眠食度朝昏。
兀兀心传,了了忘缘。
叶零白露,云散青天。
玉毂兔推而洗开夜色,银笼鹤出而飞度寒烟。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应无爽而理之平等,用不勤而道之自然。
相逢识者,便与开拳。
兀兀陶陶,借书借不得。
陶陶兀兀,问字问不得。
是醒是醉,佛也会不得布衣簪绂,有人扶便得。
兀坐铃斋困郁蒸,举头忽见月华明。
兴来策杖园中去,聊复寻山听水声。
兀兀过遥夜,悠悠拥破衾。
峭寒侵病骨,残雨滴愁心。
人别易千里,书来真万金。
醉眠差似可,谁与伴孤斟?
兀兀无欢意,闲游未拟回。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山雪堆僧衲,溪流动蛰雷。
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尘埃。
兀兀终年醉,空空四壁穷。
那知双雪鬓,又度几秋风。
高枕三峰老,深衣独乐翁。
骑驴向何许,
兀坐斋头对此君,闲游牵尔便为群。
许多烟景随莺住,强半春光与客分。
久雨乍晴花尽放,易寒成暖酒微醺。
墨池何处寻遗迹,大梦山前杂暮云。
兀坐起往念,新愁忽来侵。
郁郁不自恰,开尊独盈斟。
举杯对孤影,浩荡生幽襟。
百虑遂消散,无复索我心。
修篁尔何情,风中来清音。
不觉日已晏,四面山沈沈。
超遥醉中适,颓然忘古今。
染翰记所寓,音属自成吟。
兀坐几忘形,柴门夜不扃。
稔怜丞相雨,瑞爱老人星。
妻识琴材料,童谙鹤性灵。
远山延颈望,疏竹枕肱听。
祖业存圭窦,年支有伏苓。
閒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
养药依丹诀,尝花验水经。
何时得相见,静话向松庭。
兀兀规规铁限门,须眉妾妇篇遍吾村。
蜀南见日犬群吠,井底观天蛙自尊。
守望谁为乡里助,典型藉有老成存。
书生唇齿久荆棘,气不能平又一言。
兀傲胡床酒半醒,钓筒收尽数舟横。
风生细葛无三伏,月上疏林正四更。
北斗离离低欲尽,明河脉脉去无声。
斥僊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兀坐书要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
未知买得君书去,不负君书人几何。
汉字兀的释义
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towering and level]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bald]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utterly ignorant]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unstable]。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独立 [independent]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兀自]还,尚:~自坐着。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